第26章 (第1/2頁)
十八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dt>
&esp;&esp;見群臣商討不出一個“分鐘”的定義,秦始皇也只能靜靜地等下去——他心中一片煩悶,不知如何再運用餘下的民生值。
&esp;&esp;殿中燃著一炷時香,等到此香燃至只剩最後一個灰尖,火星也若隱若現時,天幕驟然亮起,畫面中只有一雙皓白纖長,骨節分明的手。
&esp;&esp;萬眾矚目的男聲再度響起時,咸陽宮殿的群臣激動地幾欲落淚。
&esp;&esp;“總算是來了……”
&esp;&esp;“天幕重開!天佑大秦!”
&esp;&esp;秦始皇也感慨激昂,生怕畫面消失,連忙再氪一千民生值,續了新的一炷香。
&esp;&esp;香霧騰昇間,所有人皆是緊緊盯著天幕,生怕錯過點什麼。
&esp;&esp;【觀眾朋友們好久不見,今天按上次的約定,講一件秦漢交接的趣事。
&esp;&esp;咦,嬴政大哥線上,歡迎大哥,大哥今天來的好快!
&esp;&esp;為了感謝嬴政大哥的支援,那先接著講上次沒講完的問題。
&esp;&esp;說到西漢滅亡的原因,首先要將西漢分為三個時期。
&esp;&esp;首先是百廢待興的發育期,又漢高祖至文景二帝組成,他們推動漢朝穩住腳跟,紮實穩步向著中興期發展。
&esp;&esp;其次是漢武帝始,至漢昭帝與漢宣帝時期,盛世西漢由此展開,版圖進一步擴大,“海內虛耗,戶口減半”的形式也在昭宣中興中逐步好轉。
&esp;&esp;最後便是元成哀平時代,在這裡,大漢王朝逐漸走向衰落,前面積累下的多項弊病也逐漸顯露。】
&esp;&esp;秦始皇心中不免泛起酸澀,如此看來,西漢傳承了十餘位皇帝,才走向滅亡,而且最後的衰敗之期也足足有歷經四位皇帝——他的大秦卻二世而亡,一點喘息的時間都沒有。
&esp;&esp;他越發覺得擔子重了起來。
&esp;&esp;【病變是從漢武帝時期便已經深植在這個百年王朝的骨血深處的。
&esp;&esp;在漢武帝治國期間,雖則大漢的疆域拓至前所未有的地步,但是常年窮兵黷武,外徵四夷,耗盡了前兩代君主的積累,這份財政壓力自然而然的給到了農民階級上。
&esp;&esp;雖則漢武帝晚年及時醒悟,輕薄賦稅,減免徭役,但實行的效果並不盡如人意。
&esp;&esp;土地兼併,就像是歷代王朝皆揮之不去的陰影病毒,在王朝發展至巔峰時也悄然蠶食著它未來的氣數。
&esp;&esp;豪強之徒用多種方式擴大自己所擁有的土地,其中有甚者,家財百萬錢才不過是被稱為“豪強”的入場券,這樣恐怖的財富聚集,背後便是無數失去農田,流離失所的百姓。
&esp;&esp;他們兼併土地的方式可謂是多種多樣,變著法子從各種犄角旮旯裡擴大自己的豐盈。
&esp;&esp;首先是強買賤賣,朝堂橫徵暴斂的結果導致無數農民無法在支付完苛重賦稅後還能填飽肚子,他們被迫售田宅,賣兒女,走投無路只能將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用極低的價格出售給當地豪強。
&esp;&esp;他們的最後一片田野,一把農具,一所房宅,都只能作為欠款的利息交付出去。甚至到最後,不要說是兒女的性命,連自己的的身體也要典當清算,徹底淪為豪強的奴婢。
&esp;&esp;更有直接不花一個子兒搶佔民田者:根據《後漢書》記載,太山太守苑康到任後,嚴懲當地搶佔民田之強豪。這還是遇到正直父母官的地區,那麼其他地區又會是何種景象,便也不難想象了。
&esp;&esp;他們甚至敢搶官家的田,空地荒地自不用多說,漢武帝多次下令“假田於民”,意在讓耕者有其田,不至於成為流民,但是這些天在分配中,有相當一部分沒能送到真正的農民手裡,反而在當地官府手裡,先由豪強掠去一部分,剩下的才是農民的,不可為不囂張!
&esp;&esp;放任豪強得到發展的後果便是民眾的飢不擇食,從農民轉為流民,成為社會極大的不安分因素。
&esp;&esp;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古時百姓所求也不過是能吃飽飯,闔家團圓
《[綜歷史] 帝王將相在我直播間瘋狂闢謠》 第26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