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4章 一杯御賜酒 (第1/2頁)

甘莊柳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們再看梁山英雄立下了赫赫戰功,朝廷到底給了我們多大的官?

先說宋江的官職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大管家。武德大夫為武臣散官階,只是個武官加銜,沒有實際職權,是領俸祿的依據。北宋徽宗重定武臣官名,官階共五十三階,最高階就是大家熟悉的高俅高太尉,宋江的武德大夫是第二十八階武臣官階,正七品,屬大使臣。可能您會問:“啊呀?費了這麼大的周折,才得了個七品芝麻官呀?”

我告訴您,還真不是。宋朝的時候,官員品級普遍都比較低。明清時期,縣令是七品芝麻官。不過,宋朝的縣令才從八品。除了太尉、節度使這種正二品、從二品的大員,一般的什麼什麼“大夫”,也是從五品開始往下數,所以這個正七品的武德大夫的級別,也不算太小。所以,決定著他領的俸祿也還可以。

宋江的第二個官銜是“楚州安撫使”,這才是“差遣”。在宋朝,公務員負責的具體工作稱為“差遣”,也就是實職。這種情況就像現在的公務員們,即使職級相同,每個人具體的工作內容、權力大小也可能千差萬別。楚州安撫使,正三品官,相當於現在的副省級市的市委書記。宋江是淮南東路的安撫使,衙門在楚州城內,所以又稱楚州安撫使。這個官職比知州大。宋朝的路相當於現在的省,但因為宋代“路”一級是派出機構,沒有行政長官。所以,安撫使是路一級的最高官員,負責地方軍務治安。

宋江的第三個稱號是“兵馬都大管家”這個官,意思大家聽了都能懂,楚州的地方軍隊最高長官,就是宋江管了楚州的所有兵馬,這個官職也是有淵源的,其實應該叫\"馬步軍都部署\",後來避趙曙名諱改稱\"馬步軍都大管家\"。這個官還真就大了,具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行營都部署,一類是駐泊都部署。行營(馬步軍)都部署,在宋初是執掌一軍的主帥,比如宋初大將党進,“伐北漢,以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党進,為河東道行營馬步軍都部署。”行營都部署是沒有定製的,帶了“行營”兩個字,統領一路大軍,但是等打完仗也就去職了,叫做事畢即罷,是暫時性的職務。駐泊(馬步軍)都部署,如另一位宋初大將潘美,就是“檢校太師、忠武軍節度使,潘美為雲、應、朔州都部署”。這種駐泊都部署管的地方就大了,有三路都部署,有幾個州為一路都部署。不過還有一種都部署就只管了一州的兵馬,就不叫馬步軍都部署了,而稱為兵馬都部署(兵馬都大管家),也就是宋江擔任的這個官職,只管楚州一地之兵。所以說,馬步軍都部署和兵馬都部署聽起來好像是文字調換了個位置,其實差別真的不小。至於都部署的職權,無論管的地方大小、軍隊多少,總結起來都是負責軍旅屯戍、營防、守禦等政令。宋朝的路相當於後世的省,州相當於地級市。也就是說,宋江用梁山70條好漢的鮮血,最終才染紅了一件地級市市長兼軍分割槽司令員的官袍。

再看盧俊義的武功大夫、廬州安撫使兼兵馬副大管家是多大?按照北宋年間的官制,宋徽宗定武臣官階五十三階,第二十七階是武功大夫,第二十八階武德大夫。也就是說,實際上宋江的這個官位要比盧俊義低一階。州安撫史是相同的,本質上是個文職,管轄軍隊的是武職,本來是和安撫使無關的,只是不少安撫使的轄區是邊境,於是這些安撫使需要兼管防務,所以,宋江、盧俊義才兼任了兵馬都大管家、兵馬副大管家的職位,按職能相當於副省級文官兼任正軍級軍官。

軍師吳用的武勝軍承宣使又是多大呢?宋朝沿用唐朝的制度,置節度觀察留後,無定員,無職守,雖然有軍名但是卻不赴任,僅為武臣加官虛銜。宋政和七年(1117年)改稱承宣使。按照今天的級別來看,是相當於副大軍區級的榮銜(虛職)。

關勝的大名府兵馬大管家,與宋江、盧俊義的兵馬都大管家如出一轍,但關勝的兵權要比宋江、盧俊義大。大名府本來就是蔡京的地盤,而蔡京又是關勝的恩相,他能夠任大名府的兵馬大管家而不是去別處,估計這也是經過蔡京運作的。

呼延灼的御營兵馬指揮使,相當於京城衛戍部隊少將軍長,這個職位可以算得上當初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的頂頭上司了。

至於我們其他正將的“都統制”,相當於正規軍分駐各地的少將軍長,這些都統制大致管轄三千軍馬,放到今天也有兩個團的力量了。而且,北宋年間的人也比較少,還不到現代的十分之一,所以都統制的權力不小。

儘管梁山好漢已經接受了招安,但朝廷對這些曾經的“匪軍”仍心存疑慮,並不完全信任他們。因此,無

《梁山不老》 第24章 一杯御賜酒(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