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章 土地(一) (第1/1頁)

夢中曼陀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金雨駕駛汽車,按照年小濤的指引,前往中京東郊的一處老舊小區。 路上,金雨曾問年小濤,此去何意。 年小濤說是拜訪一位老人家,至於為何拜訪,他擺了個譜,只是對金雨說,見到那人時,再如實相告。 金雨有求於年小濤,便不再追問,按照年小濤的吩咐駕駛汽車。 汽車在陳舊的道路上行駛。 道路兩側,是破敗廢棄的工廠廠房與陳舊的居民樓,以及許多隨意停放的電動腳踏車。堵路外側是陳舊的街道,雜草從路磚的縫隙中鑽出來。放學後的學生們在路上歡快的奔跑,慢車道與快車道的外沿,是無數騎著電動車的普通人。 道路中行駛的汽車,大多是普通車輛,偶爾會出現價格昂貴的豪車。 金雨駕駛的半新寶馬車,在車流之中行駛的並不快。因為在一些路口,會有無所顧忌的行人或電動車橫穿馬路,非常考驗金雨的駕駛技術。 這片區域位於中京城東部郊區,在五六十年前,這裡是中京城的重要工業基地。許多鋼廠、機械廠等重資源企業均集中在這裡。在那個時代,這座城區是中京最繁華的所在。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帝國產業從工業化向高科技、服務業轉型,東部工業區中,那些耗能重、汙染高的鋼廠、機械廠陸續關停或轉產遷移,兼之數個新城區、經濟開發區、高新開發區崛起,東部工業區徹底沒落。 工業區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聚集區,這裡生活了大量的人,所以,這裡雖然沒落,許多人遷出,但居住在這裡的民眾依然很多。 道路兩側的破敗廢棄工廠建築和一棟棟老舊居民樓,就是東部工業區沒落的標誌。 人類社會的貧富分化自古有之,現如今的世界依然是貧富分化的世界,強盛的華夏帝國之內,自然也存在貧富分化。 這片城區,現在就是中京的貧窮之區。 在車子左邊那處偏僻的角落,金雨看到一個小小的磚石房子,飄著淡淡的青煙。 磚石房子只用一個門,門內是一座簡單的神龕,遠遠看不清神龕之內供奉的是哪位神靈。由於年代久遠與香火煙燻,房子的牆面是散發著陳舊腐朽氣息的灰黑色,顯得有些歪斜,似乎來一陣稍有力量的風,就會把它吹倒。 幾位上年紀的老人顫巍巍從神龕離開,絕大多數人卻對這座磚石小房視而不見,匆匆而過。 金雨知道,這座磚石房是座土地廟。 中京自古就有拜土地神的傳統。然而步入現代社會之後,隨著科技進步、城市發展與人們觀念的轉變,拜土地神的傳統逐漸被這座城市遺忘。 金雨是警察廳偵查隊隊長,熟悉城市的歷史與各處風俗、人情世故是其職責所在,所以知道這座磚石房是土地廟。 金雨邊駕車,邊指了指磚石房,道:“小濤,不知道吧,那座磚石房是座土地廟,據地方誌記載,百多年前的土地廟比現在的這座大多啦。咱們中京過去曾有拜土地廟的傳統,一旦到了農曆節日,這裡會舉辦廟會,可謂人山人海,非常熱鬧。” 年小濤點點頭,道:“我知道的。” 年小濤抬起手,對著幾處地方指了一下,繼續說道:“一百年前,這裡,是大片的農田,土地肥沃,產出的稻穀又香又糯。這裡,是一條河,端午節時,人們會在河裡賽龍舟。那裡,地勢較高,是一片竹林,竹林裡是學舍……” 金雨睜大了眼,驚歎兼佩服道:“看不出來啊,你小小年紀,對地方誌還有這麼深的研究。” 金雨由於偵查過一件刑案,曾詳細讀過中京地方誌對土地廟附近地方的描述,年小濤指點的幾處地方,一百年前的確如他所述。 金雨驚歎的是,中京是歷史名城,所以地方誌儲存較完整。 地方誌可是堆起來比人都高的好多本書啊,裡面的內容枯燥無味,若非工作需要,她才不會細讀,更不會記下來諸如這裡原來是什麼地,那裡原來有條河的瑣碎之事。 年小濤居然隨口說出來,由此可見,他對地方誌的研究,恐怕不比博物館那幾個專門研究地方誌的老頭子差。 年小濤搖頭笑道:“我滿屋子貨都還沒賣出去呢,哪有空研究地方誌,是一位老人家告訴我的,他親眼所見,自然是不會錯的。嗯,就是馬上要見到的那位,他家距此不遠,馬上就到啦。” “原來如此,”金雨蹙眉道:“看來是位百歲老壽星啊,我怎麼不記得,這附近現在還居住了位百歲老人呢。” 年小濤笑著看了金雨一眼,扭頭看向車外:“容我保個密,見到他老人家時,再揭開答案。” 金雨撇了撇嘴,“切,故作神秘。” 車子在一處陳舊小樓前停下。此小樓只有四層高,橫向四個單元,小樓的牆還是紅磚堆砌的。 金雨瞅著小樓斑駁的紅磚牆,猜測此樓的樓齡恐怕要超過六十年。 現在是晚上七點,太陽已貼在西方地皮,天光昏暗。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九曜:都市妖之族》 第14章 土地(一)(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