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5章 南方大定 (第1/2頁)

言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月餘之後,周軍從三面開始猛攻金陵,南唐奮力一戰,欲偷襲周軍營寨,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後金陵城破,南唐不少官員或殉國、或戰死,自知已成亡國之君的李煜只能奉表投降,南唐就此終結,存國二十六年。

柴宗訓在開戰前曾特意囑咐諸將,不許傷李煜性命,將他安全地送回汴京。

李煜再次見到柴宗訓時,已從一個江南國主變成亡國之君,他的眼神變了,充滿著無限傷感,柴宗訓此時真的相信,他就是那個寫下懷念故國詩詞的詞人。

“李煜,朕不殺你,因你的一時執著,南唐已有無數士人百姓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需知天下大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如今我大週一統天下本就是大勢所趨,你實不該逆勢而為,平添孤寡。朕會免除南唐百姓兩年賦稅,以後你就住在汴京,好好寫你的詞,我大周有的是秀美河山,故國難再覓,此處盼歸心。”後柴宗訓封李煜為“文昌侯”,並賞賜府邸一座。

李煜幸而撿回一條命,得知柴宗訓不殺他,頓時淚眼朦朧,故國已逝,唯餘自身,此生無需再煩擾王國存續,與詩詞為伴,對李煜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南唐併入大周版圖後,南方僅餘吳越與福建、彰南等割據勢力,對柴宗訓而言已不足為慮。與南唐一戰,諸多將領勞苦功高,柴宗訓皆一一加賞。

攻滅南唐一戰,曹彬當為首功,被加封為忠武軍節度使,任樞密使;曹翰遷為桂州觀察使,任潁州通判。率領西路大軍的王明因功升為右諫議大夫,判三司事。而監軍丁德裕因不體恤吳越士卒,貪得無厭大肆斂財,吳越王錢弘俶上奏柴宗訓後,他被貶房州,鬱鬱而終。

至於潘美,此戰中他雖接到柴宗訓緊急任命,只任副帥一職,但他在平定南漢後,再次協助曹彬攻打南唐,因功被柴宗訓封為宣徽北院使,意在讓他未來能夠從徵北漢,再建奇功。

“潘卿,你可知朕將你封為宣徽北院使的用意何在?”

“臣不敢妄自揣測聖意!”

“無妨,朕讓你說,你便說。”

“臣猜測,陛下是想讓臣先行為朝廷鋪路,以待來日能夠一舉消滅北漢?”

柴宗訓不由在心裡為潘美點了一個贊,這個人要是用好了,可以發揮意想不到的結果。潘美在柴宗訓眼裡,就如同王溥,可能兩人確實是存在一點點性格上的瑕疵,但說到底並不違反帝王用人的原則。

“你猜測得不錯,假以時日,朕勢必會拿下北漢。如今我大周剛剛與遼國簽訂互市新約,不能轉頭就違背承諾去找北漢的麻煩,必須伺機以待,做好充分的準備。”

“臣遵旨。”

南唐戰敗後沒過多久,在與大周邊境接壤的泉州、漳州地區,作為最後的藩鎮割據軍閥之一,南唐清源軍節度使陳洪進被迫主動歸降大周,獻出泉、彰二州共一十四縣土地。自此,閩南地區也被劃入了大周版圖。

柴宗訓任命陳洪進為武平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將他調離了閩南。

時間來到了昭武三年,即公元963年,吳越王錢弘俶審時度勢,遵循其祖錢鏐遺訓:“善事中國,勿以易姓廢事大之禮,要度德量力而識時務,如遇真主,宜速歸附。”,選擇以吳越百姓為念,納土歸周。

因錢氏之故,吳越大地免遭生靈塗炭,蘇軾也曾評說:“其民(指吳越百姓)至於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遊,歌鼓之聲相聞,至今不廢,其有德於斯民甚厚。”此句確實是對吳越之地最真實的寫照。而錢弘俶的納土之舉也成為了千古美談,成為讓數代亂局逐漸走向和平興盛的奠基人之一。

“吳越錢氏素來以民為本,為江浙地區的百姓帶來了近百年的安穩與富足,朕頗為欽佩。如今吳越王納土歸周,實乃仁義之舉,朕不能不為臨安錢氏記一大功,傳旨封錢弘俶為臨安王。”

“臣,叩謝陛下恩典。”臨安王錢弘俶確實只想返鄉終老,柴宗訓封的王爵確如他所願,十分契合他的心意,自己總算不負先祖錢鏐遺願,看到天下有機會再次統一。

以吳越王納土歸周為分界線,大周已成功將整個南方剩餘的割據地區收入囊中。柴宗訓依照舊例,對新併入大周版圖的閩越、吳越百姓免除兩年賦稅。並著尹崇珂將廣州市舶司的出海貿易之策,在福建、浙江兩地新設港口後加以推廣,強令其必須在昭武六年之前,將此三地的出海貿易連成一線,構建出一條海上商貿之路。

中樞層面,如今大周離完全統一隻差最後一步,柴宗訓心中關於改革軍制的想法勢必要加緊提上日程。再者說,離

《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 第25章 南方大定(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