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章 我要開書了! (第1/2頁)

愛喝咖啡的李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數百多年前,雲林寺又稱雲林大寺,佔地過千畝,從山門開始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方丈室,左鐘樓右鼓樓一應俱全。

僧房僧舍百多間,僧眾沒有800也有1000。為供養所僱佃農遍佈整座雲林縣及其周邊郊縣。

雲林大寺受菩薩戒,為禪宗北派主修《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所謂禪宗,又意為靜慮,有靜中思慮之意,取自早已失傳大德之言“知正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而對於那種頓修頓悟,直指心性,單傳心印,不立文字的南派,是“教別外傳”。

雲林大寺高層都頗為不屑,更視之為旁門左道,自詡己為禪宗根本。

說白了南派就是一群文盲,“口教心傳,不立文字”,怎能與自己浩如煙海的藏經閣相比?!

但是百多年前新皇繼位,發現不僅佛宗一家獨大,而且入寺僧眾不事生產,造成良田缺乏應有的勞動力,更以“佛產”之名佔據大量農田,地產,而不納交賦稅。

有不少富人官員也都紛紛把自家的良田千方百計的納入“佛田”範疇,中飽私囊,而且上下坑瀣一氣,因而造成國庫空虛,但凡用錢之際,每每都捉襟見肘。

而唸佛之人“自視體大”,日益目無法度,橫行霸道,做事囂張跋扈,甚至欺男霸女之事時有發生,從朝堂到民間早已民憤極大,以至於有了動搖國本之嫌。

終於某日開始,新皇遣派能臣幹吏進行悄悄摸底調查,之後一道聖旨轉瞬之間傳佈全國各地,從南到北,從東到西。

“滅佛運動”開始了!

大量僧眾被強令還俗,佛產被充公重新分配,大量的寺廟被夷為平地,浩如煙海典藏的“藏經閣”付之一炬,曾經披金戴銀的眾菩薩寶像被推倒砸毀。

佛曆,史稱“佛難”!

雲林大寺也沒有逃過此劫,但是經過僧眾拼死抵制加至外部一些勢力的幫助,也僅有一寺一塔幾間破禪房存世。

直至俗家名李彧(yu)的書生在屢試不中看破紅塵,落髮為僧的時候,雲林大寺已改叫雲林寺只剩兩位近百歲老和尚,授名顯空,並灌頂授法。

(灌頂為密宗所有,小說借用,原諒則個。)

半年之後,引領他前往密地進行開寺祖師手書血字《金剛經》修行,至此佛法精進,得窺大道可視普通人不能視之物,動搖了曾經安身立命的凡人“三觀”

“入視”修煉多年後兩位高僧,前後腳迴歸西方極樂世界,此後的雙象小和尚也是化緣時所收的小叫花子,一度因雙象愚鈍,雲林寺差一點就可能就此湮滅之際,逢羊橫空出世,閃亮登場。

從一開始被猛虎銜來就已是神蹟,長大過程當中從第一句話“師父”開始,每每傳授禪宗根本諸如《金剛經》等大經時,顯空師父才赫然發現他竟然已早早會背!

顯空師父驚訝之餘才猛然醒悟,以往每日做早晚課時,放在一邊角落搖籃中的逢羊,既沒哭也沒鬧只是靜耳傾聽。

久而久之已經竟被他熟絡於心,被顯空師父視為“神童”,“從不可知之地來的天生可知之人。”

但是“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的徵兆不久就開始出現在逢羊身上。

猶如熟練工種,每每顯空老和尚考究其課業時都是對答如流。每一段經文說了上句或下句,即可以毫無紕漏進行銜接。

經義註疏也是過目不忘,每每也回答的恰如其分,但這些也都是寺內僅存的幾版書上的內容,並沒有太多其他令人眼前一亮的個人新解說,新見地與頓悟。

用逢羊自己的話說,“一部行走的人肉復讀機”!

於是顯空老和尚發現逢羊在四五歲後便時而流露出“空”的狀態。

雙眸之中再無對經目,經義的好奇與渴望,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如同耕地多年的農夫,從播種,耕作開始便大概知曉最後收成幾何,了無新意。

當然,突如其來的各種災害排除在外。

顯空師傅其實自己並不解其意,又捉摸不到他的心思而有些惆悵。

其實逢羊自己知道,這是熱情的缺失,沒有了新鮮感!不是說封建迷信存在麼?!

我幾時才能降妖除魔,“大威天龍,世尊地藏,般若諸佛,般若吧嘛空!”

在他所認知的世界裡,宗教純粹屬於精神層面的東西,是在滿足溫飽之後才最後追求的精神滿足感。

現在已本末倒置,所謂的“佛偈”的微言大義

《我在【金剛經】裡修仙》 第9章 我要開書了!(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