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章 陸無量 (第1/3頁)

日更鐵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白山書院是上京城裡名氣最盛的書院,院長楊付梓曾任先皇的太傅,自先皇去世後,便自請卸任,後被白山書院請去做了院長。

這些年,入朝為官的進士多出自白山書院,且不提遠的,只近十年內,就出過三位狀元。

因此,上京城內但凡是有心科舉的家庭,無一不想將自家的孩子送進白山書院。

書院主要分三個年級,分別為童生班,秀才班,舉子班。

其中又以舉子班最受人追捧,無他,舉子班每年都有院長及其他幾位德高望重的夫子一同押題,押中的機率極大,可以說,若是進了舉子班,就等於是半隻腳踏進了官場。

當然,與之相對的,能夠靠近這白山書院舉子班的,本身也並非尋常人物。

首先這第一點,必須是各地鄉試中名列前茅的,才有資格叩開書院的大門;其次,還必須有有身份之人的推薦,最後,經由書院先生的考核,方能進入這僅僅數十人的舉子班。

至於秀才班和童生班,若非特別優秀出眾的學生,那就只能是王公貴族,朝中大臣的孩子才有機會入讀的了。

而且,和舉子班免束脩和學雜費用不同,秀才班和童生班的束脩費就有些貴了,普通的寒門子弟,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而今,江府的三個孩子,江星羽於去年剛剛考上院試,如今在秀才班就讀。

江良才和江信仍是童生,就讀於童生班。

因著各自背後的家世和背景,雖只是一個小小的童生班,卻已然形成了各自的團體。

比如王公貴族們聚在一塊兒的世家子弟,還有家風嚴謹的清流一派的兒子,江良才便是自詡清流一派出身的立志要透過科舉入仕的江家子弟。

而在這其中,唯有兩個人的位置尤其尷尬。

江信自不必說,他是個啞巴,便是江家的嫡長子,也沒人看得上他,平日在書院裡別說是同窗,便是上課的夫子也基本上只當看不到他。

一個啞巴,縱使學問再出色有什麼用?又不能入朝為官,更何況這江信的學問也就平平,這樣一個啞巴,平白佔了書院的一個名額,夫子是怎麼看他怎麼不喜的。

而另一個人,便是此次盜竊案的“受害者”,陸無量了。

陸無量原也算的上是官家子弟,父親寒門出身,考了許年多才考中進士,入了二甲,被江南布業大商錢老爺榜下捉婿。

一朝登入廟堂,又有如花美眷在旁,可謂是春風得意,此生無憾了。

可大約是太過得意了,待他入了禮部任職,又將家中妻子接回京城,由岳家出資將他兒子送入白山書院,一切準備妥當,抬著錢家女兒入門做平妻當天,竟是一個激動,死了。

死在了他最快意人生的一天。

錢家女兒才剛入門,這丈夫就死了,她自然不可能為著這不相干的女人和孩子花費心思和錢財,直接便又帶著自己的嫁妝回了孃家。

陸無量和母親一塊兒將父親靈柩帶回老家守了三年孝,受夠了老家裡那些整日裡攀上來只想著要好處的親戚,催著母親便回了京,想要繼續在白山書院讀書。

好在錢家人還算厚道,沒有把當年出了銀子購下的宅子也收回去,可也只剩下一個宅子了。

因著才入朝為官沒幾天,又沒什麼功績,這陸大人也沒什麼特別交好的朋友,因而自然也不會有人還記得幫扶一下這對可憐的母子。

雖然書院並沒有抹了陸無量讀書的名額,可昂貴的束脩費用還是要付的。

為了供兒子繼續讀書,他母親將當年相公考中進士後得到的那些賞賜全拿了出來,好不容易湊夠了錢將兒子送了進去,又過上了和以前供丈夫讀書時一樣的生活,拼命地做秀活兒來補貼家用。

只是地點從老家的縣城,換成了京城。可京城裡的繡莊何其挑剔,她在縣城裡還算得上出挑的繡工放到這裡來就不值一提了,能拿到的工錢也並沒有想象中的多。

母子兩個在這舉目無親的京城裡,只守著一座大宅子,孩子還要讀書,可想而知生活過得有多窘迫了。

別說是那些世家公子,便是清流一派的子弟,也看不上陸無量這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

明明家裡都快揭不開鍋了,還絲毫不體恤母親的辛勞,非要留在書院裡,實在是沒什麼出息。

就這樣,江家的啞巴江信,和一窮二白的官家子弟陸無量,就這麼有意無意地被眾人給孤立了。

江信倒是還好,反正在江家的時候,他過的也是這樣沒人

《重生,守護心尖上的啞巴》 第8章 陸無量(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