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章 【#來自雍正的甜言蜜語#】 (第1/2頁)

胖胖的栗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朝

吳敬梓:“這不是我寫的一個小說嗎?後世人也看我寫的小說嗎?”

(《范進中舉》的故事就是出自吳敬梓寫的小說《儒林外史》,范進就是這本小說裡一個虛構的角色。

而《儒林外史》是一部以明清時期的社會為背景,諷刺和批判科舉制度的長篇小說。)

……

“這個范進這麼厲害嗎?怎麼沒聽說過這個人?”

“教育局局長是什麼?教學子的嗎?”

“祥子是誰?”

“北京那可是皇城腳下,誰能買得起房啊?”

“聽說那些大官都買不起,咱普通老百姓就不要想了。”

……

【#律師的命也是命啊!#】

【刷到一位律師為網友普及法律,解決網友提出的問題,結果網友直接把律師的賬號當成許願池,提出個個堪稱離譜的問題。】

【“請問律師:如果我在監獄裡打架會被開除嗎?如果不能的話,你能幫我爭取開除嗎?”】

【“律師您好,如果我被判槍決,我去不了,我能委託您去嗎?”】

【“律師您好,我想要兩萬塊錢買老闆新買的邁巴赫,但老闆拒絕。我能告他拒收Rmb嗎?”】

評論區

[律師:我只是幫你爭取合法權益的,不是許願池裡的王八。]

[就是許願池那個王八,也不帶這麼禍害的啊。]

[那我有問題:馬超走中路算侵權嗎?]

[死刑,立刻執行,反覆執行。]

[那孕婦打架算群毆嗎?]

[如果兩個以上的孕婦算,但如果只是一個孕婦的,那不算,胎兒在法律上不算自然人。]

[一直都說正月裡剪頭死舅舅,那我要是在正月裡剪頭被舅舅制止,那屬於故意殺人未遂嗎?]

[正月裡剪頭是思舅舅,不是死舅舅。]

[不是,正月裡剪頭是思舊,跟舅舅沒關係,只是發音相同。]

[到底哪個是真的?]

[律師,如果讓我老婆去告訴我領導,讓領導給我升官,領導不升,那領導是不是違背婦女意願?]

[評論區有律師嗎?我想問:送分題不送分,我可以告他詐騙嗎?]

[打野一直吃中線還不幫我抓人,然後我被對面打野和中路加輔助打爆了,算什麼罪?]

[看完評論區的律師:有時候律師也挺想請個律師,為自己辯護的。]

[……]

“律師?這是訟師的意思嗎?”

“光幕上好像說是訟師。”(光幕播放的影片會以讓百姓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播放,很多後世的詞,百姓不懂,光幕會自動轉換到他們能理解的意思。)

“訟師?訟師好像不能替人去死吧。”

“馬超是誰呀?為什麼他不能走中間的路啊?走了就要死。”

“這個也太奇怪了吧。”

“違背婦女意願,這是什麼意思?”

“是不聽女子的話就違反律法了嗎?咱們也有這樣的律法嗎?”

“沒有吧?後世這應該就是在開玩笑,沒一個正常的法律。”

“正月裡剪頭死舅舅,是真的嗎?”

“我舅對我老不好了,我那我現在就去剪。”

“胎兒在後世的法律上不算自然人,自然人是什麼人?是我們嗎?”

“按照這樣算的話,後世的律法就是胎兒不算人,生出來才算人嘍。”

“胎兒不算人的話,那要是把孕婦給打流產了,那個人是不是不會被懲罰。”

“怎麼可能?那可是把人打流產了。”

“……”

百姓們都是看個樂呵,討論討論這些律法放在後世裡面到底是什麼樣的?

而皇帝和大臣們卻注意到,這些評論好像多多少少都是懂一些國家律法的人。

那這些評論的人到底是誰?是後世的普通百姓嗎?還是說是後世的讀書人?

皇帝和大臣們更偏向於是後世的讀書人。

畢竟普通百姓怎麼可能知道這麼多?不光是律法方面,之前影片上一些關於歷史,或是其他方面的知識,而評論區的這些評論多多少少都說上一些來,這可不想是普通百姓會知道的知識。

不過,這要是後世的讀書人的話,那這些讀書人也太不講究了,什麼話都敢說,敢問。

《歷史影片:老祖宗邊吐槽邊吃瓜》 第11章 【#來自雍正的甜言蜜語#】(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