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章 【#今日份提問#】 (第1/2頁)

胖胖的栗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普通百姓對於這麼多朝代沒什麼印象,很多百姓最多也就知道上個朝代是什麼朝代,再往上就不甚清楚了。

但讀書人,瞭解史書的皇帝大臣,所有文人武將們不同啊!

他們可是知道自家朝代叫什麼,上一個朝代是什麼的。

程咬金:“遼宋金元,這是下個朝代嗎?”

魏徵:“根據光幕上之前所言,秦朝,漢朝兩個時代,他們管叫秦漢時期,我們大唐和隋朝後世人叫隋唐時期。

但遼宋金元這個時期,卻有四個字,一般情況下,朝代全是單字,那這是四個字的時代,是四個時代,還是兩個時代?”

程咬金:“也不知道遼宋是誰建立的,知道了,我提前把他祖宗給滅了。”

大臣們熙熙攘攘的說著。

而李世民看著光幕上大唐之後的朝代,卻不意外,看過秦漢晉隋四朝後,李世民早就明白這天下永遠不會屬於一姓之家,在後世出現的時候,李世民就明白他的大唐亡了。

所以對於光幕上這些朝代的出現,李世民也並不意外,只是沒想到在大唐之後還會再出現這麼多朝代才會到,那個叫‘近代’的後世。

不過,想到後世的地鐵,後世那明亮無塵的房屋,白白胖胖的後世人,又覺得隔這麼多朝代也合理。

秦始皇:“沒想到大秦後面還有這麼多朝代,但天下無不亡的朝代,強大如周朝也衰敗了,大秦會被後來的王朝吞併也屬正常,只是不知朕的大秦國祚幾何。”

祖龍:前有周朝天下八百年,朕的大秦存在個一千年很正常吧。

漢初

劉邦看到這個影片狠狠的喝了幾杯酒,臉上全是快活。

能和秦朝一起被後世稱為一個時期,那他漢朝存在時間絕對不短,他的大漢傳承下去了。

看來把希望壓在呂雉身上,是正確的。

(漢初真的是內憂外患,繼承人也不行,也正是因為如此,劉邦死之前都處處算計,只為了將大漢傳承下去。)

不用擔心繼承人問題了,劉邦就把目光徹底的放在了後世的紙張上,能有簡便又易於攜帶的紙張,誰不想要呢?

“也不知後世這紙是怎麼製作的?”

在蔡倫沒有改進紙張之前的朝代都很好奇,光幕上這紙是怎麼製作的?材料是什麼?

在各朝代正好奇這些事情的時候,光幕影片播放完畢,刷影片的主角點開了評論區。

評論區

[紙的發明絕對是推進華夏文明程序的一大步。]

[也不怪蔡倫被列為全球影響人類歷史程序前100名,當中的第七名。]

[我記得蔡倫好像只是改進了造紙術,不是他發明了紙吧。]

[好像是,我記得在小學啊!還是初中來著,教來著?]

[有誰能夠想到樹皮,破布,舊漁網,就這些東西,就能夠做出紙來。]

[要是沒有紙,現在擦個屁股都是難事。]

[我記得古代好像在紙沒有被髮明之前,用的好像是廁籌。]

[紙被髮明之後用的也是廁籌,普通老百姓哪兒用的起紙啊?古代的紙可貴了。]

[……]

看到最後這句評論不少百姓紛紛點頭。

“誰捨得用紙擦屁股?”

“這都這屁股得多金貴啊,才能用紙擦。”

“樹皮,破布,破漁網,這就能夠製造紙嗎?”

“紙的製造真的就這麼簡單嗎?”

“怎麼做的呀?光幕也沒有仔細講方法。”

“……”

看到這麼簡單的原材料,已經每天要批120斤奏摺的秦始皇,立刻讓人記錄下來,回頭讓墨家子弟將紙製造出來。

西漢時期的所有皇帝也紛紛記錄。

而原本因為自家有紙,但是因為這個時候的紙太易碎,又不易儲存,並不太在意的朝代,看到後面朝代那種柔軟易折,卻不易碎的紙,眼睛立刻亮了。

(雖然我沒有在古代的歷史資料裡找到誰才是真正造紙術的發明人,但秦朝並沒有發現紙,西漢時期可能有,也可能沒有,不過,西漢時期就算是有紙,也大機率在末年。

根據考古資料,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紙張出土於新疆羅布泊古烽燧亭中,年代不晚於公元前49年。(大機率時間是劉秀在位時期。)

但我找了相關的資料,並沒有歷史資料說了這個造紙術的人是

《歷史影片:老祖宗邊吐槽邊吃瓜》 第14章 【#今日份提問#】(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