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5頁 (第1/2頁)

一度君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在眾人注目下起身跪拜:&ldo;臣……&rdo;是什麼遮蔽了千頃日光?他開口,覺得有什麼東西哽在喉間,令他字字艱難,&ldo;臣沈裕……&rdo;話未落,他一口血噴在臨時搭建的觀刑臺上,那星星點點的紅在炎炎烈日下暈散開來,竟是觸目驚心。眼前一團模糊的光影,他極力想要看清。夜晚的蘭若寺,夜風潛過窗欞,古案清燈,一女子披散著長髮,素手執筆,哼著異鄉的小調……大滎王朝的裕王爺伏在觀刑臺臨時搭建的臺階上放聲大笑,狀若癲狂。沈曦驚身站起,又覺失態:&ldo;扶皇叔回府,宣太醫。&rdo;他努力讓自己鎮定,然而那一刻卻是心亂如麻。沈裕離場,大小官員也開始陸續地跪安了。有家人哭泣著進來認領屍首。這刑場的罪有應得之後,圍觀者散場,竟然只餘下悲切悽然。逝者已逝,再無悲苦,誰撫屍斷腸?沈曦在臺上站了許久,天子儀仗未動,吳公公上得前來:&ldo;王上,日頭太盛,回宮吧。&rdo;日頭確實太盛,他只覺暈眩:&ldo;你說朕要不要把那個人的屍首……賜還於他呢?其實從小到大,一應器物他從來不曾有半分薄待於朕。他也老了,看他如此,朕……&rdo;他的聲音越來越低,似說給自己:&ldo;朕突然心生不忍。&rdo;吳公公也看著那片慟哭哀泣的刑場:&ldo;王上,依老奴看……若將唐館主的屍身歸還王爺,王爺必睹物傷神,他身子骨如今一日不如一日,此物不見倒也罷了,若是一見,只怕……只怕壽數無多。&rdo;沈曦片刻後即起駕離開,臨行前留下一句話:&ldo;如此,將她焚化……骨灰沿江拋灑吧。&rdo;次日,天子親自壽王府探視,壽王沈裕已病重難起。但當沈曦面露愧色時,他的笑容仍疏淡如昔:&ldo;本王怎會為了一個女人傷痛至此,不過人生如燈,終有滅時。王上不必在意。&rdo;沈曦便相信這是與他無關的,人生如燈,終有滅時。可是你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愛嗎?真正的愛,就是當你大錯已鑄時,寧願將錯就錯,也不願在某天結局已定時你知道真相。真正的愛,願君坦蕩一生,不必愧悔,不必傷懷。豐昌十二年秋,蒲留仙某次途經長安書坊時,發現一本書,封名《聊齋志異》,粗略一翻,竟然是自己的短篇集,只是在扉頁,寫著一段雋秀小字‐‐千百年後,當紙上墨香都隨歲月淡去,右下角私印的輪廓已看不清,你我都淪為古人留待後人評品,誰還會去猜想這文字背後的秘密?誰還會在意這破落古寺,山中寒夜,你的手為誰執筆?怎能不穿越?倘若在這裡,我能遇見你。原來在這裡,我能遇見你。他怔在原地,指腹緩緩撫過封底,在那裡,作者名和全書選題策劃編輯的名字並列在一起:蒲留仙≈黛色煙青。若干年後,有僧人重建蘭若寺,見寺前一墳,挖掘後竟是空棺一具。除一樟木盒中置一本薄書以外,別無長物。書是短篇集,時日久遠,邊角已卷,唯扉頁題序仍清晰可見‐‐千百年後,當紙上墨香都隨歲月淡去,右下角私印的輪廓已看不清,你我都淪為古人留待後人評品,誰還會去猜想這文字背後的秘密?誰還會在意這破落古寺,山中寒夜,你的手為誰執筆?怎能不穿越?倘若在這裡,我能遇見你。原來在這裡,我能遇見你。一本鬼神短篇集,為什麼會用此無頭無尾之語作序?眾僧爭相傳閱,無人解其意。作者有話要說:背景樂:蘭若詞‐‐墨明棋妙不喜者esc停止。又是一文結尾,此書從開始到最後耽擱了太久,恐文下也已改換了無數看客。每每連載到末章,總是如釋重負,卻也總有一種不再被需要的失落感。 其實我認真看過文下的每一條評論,文至如今,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我覺得對於一部小說來講,這樣才正常。以前最初寫文的時候,我也是個玻璃心,真的,特別易碎,須輕拿輕放。到現在,慢慢地終究厚實了些。我想這對於我來說,也算是一種成長吧其實我不是一個好作者,但我希望能夠慢慢學習成為一個好作者。從零八年開始寫文一直到現在,這是我這個懶人堅持時間最長的一項愛好,到現在網路對我而言,可以說已經成為了另一個精神世界。如果不是你們的鼓勵與支援,很難想象我這麼樣的一個傢伙可以寫完近一百五十萬字。我們一天天的成長,精力也被工作、家庭一點一點的分散,總有

《水煮大神/聊宅誌異》 第145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