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8頁 (第1/2頁)

寐語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典中的經典,是李世民為皇位親手殺死心愛女人的那一劍。悲情而美麗地死在自己所愛之人手中,這是女人天性中隱秘的獻祭情結。‐‐當遇到生死關頭,一個男人沒有辦法保全自己心愛的女人,怎麼辦?電視劇和小說裡往往會有三種選擇:一、奮起反抗,戰之不勝,兩人一起死;二、男的放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讓女的一個人保命獨活。女的改嫁個她不愛的人,慢慢苟且一生。或是女的轉眼也死掉,兩人來生重逢;三、男的一狠心,咬牙犧牲了女人,自己上位,然後一輩子或暫時地痛苦內疚懷念。遇到大男子主義的編劇,這個女人通常是自願為愛人而死,含笑瞑目,多年之後這個男人壽終正寢或死於非命,臨死還不忘當年所負的愛人,大家紛紛灑下同情的淚水。遇到憤憤不平的女編劇,這個女人多半很淒厲,死不瞑目,詛咒男人江山情愛永失,多年以後報應來臨……你若是男人,喜歡哪一個選項?你若是女人,又喜歡哪一個選項?我年少的時候,也覺得秦惜惜含笑血濺李世民劍下,永遠活在他的愧疚痛苦中,是一個完美的死法,反正老死c黃上也是死,不如在愛情中絢如煙火美美地一死。後來我意識到,後半段劇情是女觀眾的一廂情願,李世民才不會因為初戀為自己的犧牲獻祭而銘記深愛她一生,轉身就有了同樣美麗又愛他的長孫皇后和妃子們。秦惜惜泉下有知,可能會想,oh,no,早知道不死了,跟著深愛我的少俠去浪跡江湖不知多快活……《怒劍狂花》這部武俠劇很小眾,看過有共鳴的人可能不多,老實說,那個製作化妝潦糙得有點不忍直視。但劇情和人物設定,太知道女觀眾的軟肋在哪裡‐‐戴天,一個文能安邦,武能定國,處處驚才絕豔,傲視天下的美男子,終生甘為一個女子的家臣,甘為她皇甫藏花一人俯首,為她含笑低眉,為她捨生忘死。在她風光時退居身後,在她落難時默默守護。他的感情是極端符合東方傳統式的內斂自持,不宣洩不追逐,寧肯在被忽視的角落自開自落成一樹枯梅,也不肯著了痕跡,這種情感是一種古典的高貴,現代人可能已無力在浮躁世事中去親踐這樣的高貴,卻被熒幕上的人物,在心之深處叩開最柔軟的感動‐要知道這劇當年在錄影臺播出時,連我那個向來不屑看武俠劇的文藝範兒老媽,也和我一起半夜追劇不睡覺,看完還和我意猶未盡地感嘆,戴天對女主角太痴心了。是啊,這樣的男人如果得不到愛情,誰都不會甘心。大結局那集時,她和我一起抱著被子,守在電視機前,看到痴情得讓人心碎的戴天終於抱得女主歸,我們都心滿意足……這就是痴情的殺傷力,對女人永遠有效。演員姜大衛本身有一種落寞憂鬱,雖萬千人吾往矣的氣概。他年輕俊俏時演過的經典角色很多,最動我心的,還是他中年後出演的《九陰真經》‐‐那個史上最美黃藥師。同樣是他中年時代演的曾靜,我就無感,與演員無關,角色屬性決定了,曾靜是不受待見的炮灰,而黃藥師一出場‐雪地,澆酒,祭劍,大開殺戒,攜一美人眾叛親離遠遁海上,這就是奔著擊碎觀眾的少女心來的。這部劇裡的黃藥師,其實已經談不上貌美,姜大衛已現歲月疲態,也同時現出了眼神裡的凌厲悠遠。翩翩年少的唇紅齒白,像瓷器,歷經歲月淬鍊之後,瓷器就變成了玉,光華由內而外,斂而不露,溫潤清堅。看這部劇時,我第一次意識到了大叔的魅力。終於該說到我的二次元初戀,第一個愛上的電視劇人物了。那年我才八九歲。看劉永版的秦始皇,情情愛愛劇情還看不太懂,但是看到少年嬴政小心翼翼愛上那個病嬌的韓國公主,單戀哦,被妹子又躲又甩,刺激得未來的千古一帝自卑脆弱不自信,我就生氣到想衝進電視裡把那個公主和燕國太子丹綁在一起扔出去。這部劇雖然不是正劇,劉永卻把一個成長曆程崎嶇的帝王的孤獨感演得特別到位,那種深入人心的孤獨,甚至能觸動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孩。看著熒幕上的嬴政如一頭雄豪的困獸,從深宮到天下,左衝右突,也不能打破宿命孤獨的樊籠,年幼的我竟第一次有了一種深切悲哀的感受。的確,孤獨是人類有生以來的共同疾患,誰抓住了孤獨,就抓住了共鳴。最後悄悄說一句,李默然老先生演的鄧世昌,看這部劇的我還非常小,勉強能看懂劇情,看到鄧世昌殉國那一幕,我眼淚嘩嘩地流,正好剛看過哪吒鬧海,就在腦子裡自己演了一部續集‐‐我是一個像哪吒那麼厲害的小英雄,飛天遁海,揮舞長綾,腳踏火輪,幫助鄧世昌打敗了日本軍艦。

《好久不見》 第48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