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7章 活字印刷術 (第1/2頁)

上古青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的一天,天幕按時開啟。

(影片開始)

活字印刷術!!

——————————————

活字印刷術?!聽到這個詞,宋朝之前的朝代們不禁面露疑惑之色,眼中滿是迷茫。對於他們來說,雕版印刷已經沿用許久,成為了一種根深蒂固的傳統技藝。

而活字印刷術究竟是何物,又有何神奇之處呢?他們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但始終無法得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與此同時,宋朝之後的朝代們表現得卻頗為冷淡。他們對活字印刷術似乎並沒有太多的興趣,繼續專注於各自手頭上的事情。

或許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一種普通的印刷方法罷了,相比於其他更為先進和創新的技術,並無太多值得關注之處。

——————————————

【自從蔡倫改進的紙生產以後,書寫材料比起過去用的竹簡和絹帛等輕便經濟了許多,但是抄寫書籍還是非常費工費時,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種花家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

紙張對於知識的傳播和普及有著巨大的作用,但是手抄書籍效率太低,既費工又費時,無法適應社會需求,於是印刷行業迅速發展了起來】

【我國古代印刷行業經歷了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了幾個階段。

東漢末年,我國就已經出現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這是印刷術最早的雛形。

到了唐朝,已經有了規範的文字成熟且廉價的造紙技術,在國家統一、文化繁榮的社會氛圍下,人們對書籍產生了大量的需求,所有這些都為印刷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長芝士了〉

【唐朝發明了雕版印刷術,而且唐朝中後期已經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技術。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貼上上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畫清晰可辨。

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型突出的陽紋,刻板過程就完成了。

印刷的時候,在凸起的字型上塗上墨汁,再小心的把紙覆蓋在版面上,用刷子輕輕刷紙,紙上便印出了文字或圖畫的正像,將紙從印板上揭起,然後陰乾,印製過程就完成了】

〈我說刻在木板的字是怎麼反寫的,原來是這樣完成的〉

〈看的眼睛疼〉

【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業發展到全盛時期,雕版印刷對文化的傳播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顯缺點,第一,雕版廢時,廢工廢料,第二,大批書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錯字不容易更正。

北宋平民畢昇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經驗,經過反覆實驗,在宋仁宗慶曆年間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技術革命】

〈畢昇改良的活字印刷,堪稱完美〉

〈有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那書不是刷刷的印出來〉

【畢昇的方法是這樣的,用膠泥活字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型凸起的高度和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然後用火燒硬,做成單個的膠泥活字。

為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有重複字的時候使用。

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沒有準備,也可以隨制隨用】

〈這個就比雕版的方便〉

【為了方便挑選撿字,膠泥活字按韻分類,放在木格子裡,貼上紙條,標明排字的時候用一塊帶框的鐵板做底託,上面放一層松脂蠟和紙灰等混合製成的藥劑,然後把需要的膠泥活字撿出來,一個個排進筐內,排滿一筐就成為一板,再用火烘烤,等藥劑稍微融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藥劑冷卻凝固後就成為板形。

印刷的時候,只要在板型上刷墨,覆上紙,加一定的壓力就可以完成印刷了。

印完以後,用火把藥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盒子就可以從鐵板上脫落下來,在按韻放回原來的木格里,以備下次再用】

【畢昇還實驗過木活子,由於木料紋理疏密不均,刻制困難,而且木活字沾水後容易變形,以及和藥劑粘在一起後不容易分開等原因,所以畢昇沒有采用】

【活字制板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準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以隨時拼板,大大的加快了製版時間,活字板印完後可以拆

《歷史:老祖宗被二創創瘋了》 第107章 活字印刷術(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