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87頁 (第1/2頁)

青色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事情鬧到了皇帝面前,太子泩嚇得心膽欲裂,把自己鎖在屋子裡,生怕皇帝問罪,吃不下、睡不著,旬月功夫就瘦了一圈,從大胖子變成了小胖子。

又私下託人傳話給蒙南,言說萬一他不好了,要蒙南照拂他的後事與張氏子嬴禮云云。

過了兩三個月,皇帝始終沒有傳召他。只他身邊的宮人統統換了新人。

太子泩鬆了口氣,感到脖子上懸掛的利劍似乎撤走了——他卻不明白,這是被徹底放棄了。

危機過後,太子泩又恢復了常態。

這夜,他小憩醒來,忽見點燈宮女,纖腰豔目,又似戚夫人,又似多年前的張氏。他不由分說,強拉了這宮女,往床上顛鸞倒鳳去。

那宮女已放棄掙扎,待覺出不對,哭著看去,太子泩已轟然倒在錦被之上、沒了呼吸。

太子泩將他的生命定格在了最舒爽的一刻,也將他的人格定格在了最卑下的一刻。

只太子泩與戚瑤留下的這個皇孫,排在太子泩這二年與眾宮人所生的孩子之後,為嬴十二。

嬴十二始終未有姓名。

宮廷侯爵之間,都私下稱這個孩子為“孽子”。

這名聲傳到皇長孫嬴禮耳中,倒叫他生出一絲親近之心。

畢竟,在樊媛等人看來,他嬴禮也是“孽子”吶。

藉著太子泩之死,呂雉鼓動眾臣,要求已滿十五歲的嬴祚入預政,學習如何治理這龐大複雜的帝國。與此同時,皇太孫的幾個哥哥,是該各就封地,還是出宮建府呢?

問題拋到了胡亥面前。

即使沒有呂雉煽動群臣提出來,胡亥也會讓皇太孫嬴祚入預政了。

至於長於皇太孫嬴祚的三位皇孫, 則仍養在宮中, 待大婚後出宮建府。

本朝制,斷絕了皇子各據封國的可能。

呂雉鬆了口氣。

皇太孫嬴祚佔據嫡長大義, 功課上敏而好學, 待良臣尊而重之,理政事不嫌繁累, 甫入預政,便得眾人交口稱讚。

胡亥也悄悄鬆了一口氣——總算沒再養出個太子泩來。

嬴祚早已在祭拜母親魯元時, 便於陵墓前暗暗起誓, 斷然不會做似父親那等儲君。

卻不知道他的父親太子泩, 在年少時, 也曾是個聰慧的孩子,也曾被眾人寄予厚望。

如今皇帝以農桑為首政, 又下令田租減半, 由十五稅一降到了三十稅一。自此以後, 這一農稅成為大秦定製。天下無戰事,次年, 皇帝又下令推遲男子服徭役的年齡三年,並縮短服役的時間。

在胡亥治理下的大秦帝國, 律令上輕刑慎罰, 文化上收集天下藏書、在各郡縣開設蒙學,思想上推進大一統理念,外交上與南匈奴、烏桓開通互市。一時間百姓殷昌, 風移俗易,眼看著便是太平治世。

歲冬,大夜宴。

宴上,趙乾低聲彙報,“陛下,張良走了。”

“朕知道了。”胡亥低嘆一聲。

前番張良主動向皇太孫求肯,道已無再可教導皇孫之處,幽囚二十年,願得出外一觀。嬴祚不忍,再度求到皇帝面前。

這一次,胡亥沒有駁回。

而張良重返闊別二十年的社會中,見人人習隸書,誦秦書,無人再憶齊楚韓、無人再思燕趙魏。

時代的洪流滾滾向前,而他被拋在了原地。

憶往昔,他張良弟死不葬,散盡千金,博浪沙刺秦,聲動天下,豪情壯志好男兒。到如今,衣衫單薄伶仃人,故國不在,連故國文字已無人誦識。他的國,徹底亡了。

張良黯然心灰。

好不容易求來恩旨,可以自由出入了,然而張良卻只外出過這一次,便稱病不出,只鎮日在園中行道引辟穀之術。

今日晨起,僕從入內室,卻不見張良蹤影,只在案上尋到一張字條,上書“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

趙乾低聲道:“他出咸陽往南邊去了,要追回來麼?”

“由他去。”胡亥淡聲道。

嬴祚就坐在近旁,得知這側訊息,不禁有些失魂落魄。

老師就這樣離開了嗎?像所有曾對他有所照拂的人一樣。

彷彿在此刻,嬴祚才明白了幼年為張良求肯時,皇帝所說的那句話。

“朕有什麼不能赦免?是他自己過不去。”

好在不只又讓人悵然的訊息,也有好訊息。

二十年來,項羽始終沒有降秦。

《朕的大秦要亡了!》 第287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