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6頁 (第1/1頁)

清越流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過客人和一家之主不介意,不代表葉大嫂和葉二嫂也能看得慣。葉家沒有女人不能上桌的規矩,可以說雙崗所在的地區風氣,相對來說都還算比較開明的,畢竟主席都說婦女能頂半邊天了,男人當家做主,女人在家一樣有話語權,王翠芬如此,林紅梅和宋秀秀也是這樣的情況,她們暫時還挑戰不了婆婆的權威,是因為手段比不上,但關起房門來,很多事都是她們自己做主了。開飯時,林紅梅和宋秀秀也都在桌子前。農村人吃飯沒那麼講究,加上家裡也沒有那麼多凳子,葉家平時除了葉隊長喜歡坐在桌子上,其他人包括王翠芬都更樂意打了飯菜去門口吃,家家戶戶都端著飯碗串門子,飯點經常是歡聲笑語一片。今天也一樣,葉隊長和宋清徽坐在桌上推杯換盞,大家都捧著碗準備暖好場子就去外面吃了,葉小妹以前也是他們中的一員,而現在的葉舒華卻早已自覺的搬著凳子去陪隊長父親了。葉舒華跟著爺爺生活,老爺子就有些講究,她便養成了吃飯不下桌的習慣,穿越後也把這個習慣帶過來了。可惜她的行為看在林紅梅和宋秀秀妯娌眼裡,就是小姑子為了討葉隊長歡心而無所不用其極的鐵證了,這丫頭果然比想象的還要難纏,幾個月下來,倆妯娌看到這一幕依然要在心裡嘀咕。剛嘀咕完,就看到葉舒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搶魚動作,臉色頓時不好看了,在她們看來,葉小妹此舉無疑露出了狐狸尾巴,整天陪著公公在桌上吃飯,原來是為了更方便的搶肉吃。妯娌倆對視一眼,作為大嫂的林紅梅率先開口:&ldo;難怪娘常說小妹聰明,確實比咱們都要會吃呢,一眨眼的功夫,不帶刺的魚肉就全部進小妹嘴裡了。&rdo;葉二嫂宋秀秀人如其名,長得秀秀氣氣,跟林紅梅的冷嘲熱諷比起來,她說就更喜歡綿裡藏針了,&ldo;要是隻有自家人,小妹淘氣也就算了,今天宋知青來做客呢,還真是有些對不住,宋知青千萬別見怪啊。&rdo;妯娌倆一唱一和極為默契,在護短狂魔王翠芬同志反應過來之前,就已經把葉舒華釘死在缺家教的恥辱柱上了,還扯上了宋清徽這位客人,這就有點不好開脫了。王翠芬不由沉默了幾秒,正想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時候,葉舒華先開口了,一臉無辜的看了看宋清徽,&ldo;大嫂二嫂的意思是魚只能留給宋大哥吃,咱們都不能吃嗎?&rdo;葉舒華倒不是有意偷換概念,她真是這麼理解的,尤其是聽二嫂替她給宋知青道歉的時候,她簡直恍然大悟,她吃了點魚就要給客人道歉,意思就是他們全家都不能碰,只有宋清徽有資格享用它唄!這個年代招待客人是不是都這風格,葉舒華不得而知,但是對於宋知青她簡直底氣十足‐‐宋秀秀用誰做藉口不好,偏要把宋清徽扯進來,在葉舒華心裡,這哥們四捨五入就是她的人了,自己人還客氣個啥。葉舒華乾乾脆脆把話語權遞給客人本人了。任何一個人客人在這種情況,想必也只能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表示&ldo;沒關係,我也不愛吃xx&rdo;云云,而宋清徽更厲害的地方在於,他表達完不介意的意思後,又自然的添了一句,&ldo;我在家時家人便常叮囑我多吃魚補腦,小妹還在長身體,多吃些確實有好處。&rdo;可能是葉舒華喊宋大哥喊得太順口,宋清徽一不留神也喊她小妹了。不過這會兒誰都沒有注意他們之間的稱呼問題,三個當了媽/即將要當媽的女人全都目光灼灼的看著他確認道:&ldo;吃魚補腦,是不是多吃點能變聰明?&rdo;宋清徽昧著良心點頭微笑,吃魚補腦是沒錯,但像葉小妹這個年紀,除了塞回孃胎裡這個辦法,恐怕也沒有其他途徑讓她變得聰明瞭吧。他也很意外竟然會鬼迷心竅,幫著葉小妹騙吃的。看到葉嬸把他的話當了真,並一個勁給葉小妹夾魚、讓她多吃點變更聰明的時候,宋清徽多少有些心虛,端起酒主動跟葉隊長碰了一杯,試圖以此來轉移話題。葉家人都沒注意到宋知青的心虛。他們對他深信不疑有兩個原因,宋清徽見多識廣,說出口的話可信度就高了,另一方面,他是從北京來的,祖國的首都,對於一輩子都沒機會出省的農民來說,那個地方顯得遙不可及而又神聖,住在首都的人當然也都不是普通人,宋知青在北京的家人講的道理當然也絕對沒錯!這會兒王翠芬積極的幫助葉舒華變聰明,林紅梅和宋秀秀也沒有怨言了,畢竟她們也有孩子,還想著等孩子能吃奶水以外的食物時,儘可能讓孩子多吃點魚肉,現在就不好攔著婆婆這麼做了。

《在年代文中不思進取+番外》 第26頁(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