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章 有關龍的神話故事 (第1/1頁)

張詩涵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傳說在遠古時期,有一個龍圖騰的部落。這個部落位於今河南省新鄭市區北關的軒轅丘,其君主名曰少典氏,他們是華族伏羲和女媧的直系家族,所建立的國家稱為有熊國,世襲龍圖騰。

在南朝梁天監年間,有晉安民在縣境之西的某江中發現九條龍在水中嬉戲,官員們將此吉兆上報朝廷,梁武帝大喜,下令析晉安縣西部新設一縣,錫名“龍溪縣”,並將此江命名為“九龍江”。之後,人們又以九龍的活動區域相繼命名了九龍山、九龍嶺等。

傳說九龍江乃是閩中巨龍的蛻化之地。閩蛇在江畔合適的修行場所修煉後便有機會化龍昇天,其修行洞天位於九龍江東西南北四溪交匯處的一個長形島嶼(今文圃山脈)上。該島中最高峰東南側有一山澗,名曰“龍湫”,這裡四季氣候溫和,仙氣繚繞。閩蛇吸收天地水之靈氣後,沿山而上至半腰處有一天池,四山環抱,名曰“龍池”,於其中修煉,閩蛇逐漸長大化為蟒。蟒四散離去,有東行至嶼東沿者,即潛水入江,進入一懸穴,名曰“龍潛”,化身為蚺;蚺沿四溪游去,隨寓隨安,有守土者滯留不離,棲身於“龍塘”,漸成蛟;蛟善水,力遊江間,又南行數里,至一高地,微露出水,名曰馬山,蛟竟化龍,飛天入水。日復一日,九龍江上的巨龍日多,它們在龍池之南互相競技比拼,擾得江水洶湧四溢,此地名曰“衝龍”,後漸演變為“充龍”。

天庭得知後下令諸龍化身後應即昇天成神,各處安鎮,勿得逗留。於是,蛟至馬山化龍後,分三路飛天:一路向北越過新垵嶺,如鯉魚跳龍門一般直入仙門,此地因稱“龍門”;一路向東至“龍坑”(又名“龍津”),一躍升天,昇天處後成一島,名曰“龍興嶼”;一路向西至“西龍坑”,盤旋直上,昇天處後人建龍王廟祭祀之,其地因稱“龍廟”。

然而,並非所有巨龍都聽令於天庭,它們仍滯留九龍江為非作歹,百姓深受其害。至北宋初,保生大帝吳本誕生於充龍山下,他自小目睹惡龍禍害百姓,遂立志修行以除害。大帝學成後,與惡龍力戰三天三夜,最終在龍池之西將惡龍殺死,惡龍喪身之處後名為“屠龍坂”。惡龍死後,剩下的五條巨龍跟班欲東出龍津昇天化仙,但天庭因其作惡多端拒不接納,保生大帝隨後施法將五龍定於龍興嶼之東南並封住,後五龍漸漸石化,浮出水面成為五龍嶼,世代守護東溪海口。之後,大帝修行於龍湫,為防惡龍再現危害社會,施法將在龍湫修行的閩蛇困於瓦缶之下,使之無法繼續進化。保生大帝仙逝後,為防有人誤解除閩蛇封印,遂顯靈指引鄉民在封印處新建保生大帝宮,世代為民安鎮之,此地即今慈濟東宮。從此,九龍江畔不再有蛇進化成龍,而那些與龍相關的風水寶地也逐漸成為百姓聚居的村落。

另外,還有一些傳說提到了古代的帝王與龍的關係。例如,傳說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鑄成後,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

這些傳說反映了古人對龍的崇拜和豐富想象,龍在其中往往被賦予了神秘、神聖的力量和象徵意義。不同地區和文化中可能還有其他關於龍的部落傳說,它們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龍文化。

《開局被泰羅奧特曼發現我買寶可夢》 第10章 有關龍的神話故事(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