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五章 廣播 (第1/2頁)

李四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北京時間3月13日07時20分,陝西西安臨潼區驪山國家森林公園

-----------------

驪山3200級的臺階已經不知不覺走了一半,雖說已經是春天,但清晨的山風依然料峭,稍一停歇,被汗水粘溼的薄絨運動衣就會在後背透出冰涼。尚冬抬頭向上望了望,眼前的臺階向上鋪展,逐漸在視線裡收窄,隱沒在連翹鮮亮的黃色中。

今天天空少有的藍,這多少讓他有點不習慣。初春的關中空域常常籠罩在高壓冷氣團下,霧霾在近乎靜定的空氣中越積越重,像這樣的藍天真是久違了。

只有尚冬自己知道,一年多前決定登山鍛鍊並不僅僅是為了減肥和戒菸,雖然事實上他確實減了掉了肚子和戒掉了煙癮。在這之前,像幾乎這個年齡所有久坐辦公室三十多歲的男人一樣,焦油和尼古丁的綜合作用讓他的心肺功能和運動能力顯著下降,如果不坐電梯,爬到自己三樓的辦公室都要輕喘一番。

就要到山頂了,他的呼吸有些粗重,但已經沒有了一年多前那種撕扯肺葉的疼痛感,清冽的空氣灌入肺部深處,新鮮的氧原子透過組織細胞與血液細胞的交換滲入到每一條血管,讓他感覺身體充滿了力量。撥出的溫熱氣體遇冷形成了白色的霧氣,隨即飄散在山頂的微風中。

只幾步,他就踏上了山頂每次都要駐足的那塊青石,而這幾步,從前是咬牙才能夠走上來的。清晨的此時,山頂上是絕少有人的,很少有人像他這麼早爬到山頂,喜歡鍛鍊的老年人此時大多才開始從山腳向上攀登,而其中的絕大多數也很少會登到山頂。

驪山是渭河裂陷帶內的一個孤立的地壘式斷塊山,尚冬腳下的孤峰即是驪山最高處,海拔1300米,雖然沒有華山的險峻,但登頂四望也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感。

只幾分鐘,他呼吸便均勻起來,隨著腿部肌肉的放鬆,周身開始變得無比舒坦。空氣能見度很好,凝神遠望,眼睛很是舒服,華清池景區已被群山遮擋,全然不見,秦始皇帝陵園就在不遠處的東北方向,俯瞰下去,高大的封土堆失去了立體感,像一塊綠色的抽象畫橫臥在田陌間。

忽然,他眼角的一線餘光似乎捕捉到了一個什麼東西自天而降,高速跌落在了身邊不遠處的樹叢中,發出了“噗”的一聲。尚冬循聲望去,只見地上有個東西,在一片泛著新綠的雜草邊上癱臥著一隻鳥,已經死了。

這是隻蠟嘴雀,是這一帶常見的鳥類。尚冬抬頭望天,依舊湛藍,碧空如洗,並無異樣,尚冬搖搖頭不解地走出樹林。這並沒有破壞他的心情,他舒展地做了幾個擴胸動作,俯仰天地的氣息令他陶醉,一群鳥從遠處飛近,自由地翻飛折轉,飛臨他頭頂的那片空域時,令他驚奇的一幕發生了,原本二十餘隻的一群鳥,竟有十數只從天空向他俯衝,就如神風特攻隊的零式戰機一樣用自己的身體作為炮彈向他轟炸下來!

凌空俯衝的鳥群讓尚冬大吃一驚,本能地騰挪身體躲開了“空襲”,一陣“噗、噗”的聲音就在身邊響起,幾秒鐘過後,十餘隻麻雀屍體凌亂地躺在自己身體周邊,顯得十分詭異。

“這些鳥是衝我來的?”尚冬不禁想,隨後他又搖了搖頭,苦笑了一下自己的自作多情。他以前聽說過動物自殺現象,但似乎沒聽說鳥類有過類似現象,如果這些鳥是自殺,那又是為什麼呢?

半山的路上,鍛鍊的人多了起來,他沒覺得周遭的人有什麼異樣,該抻腿的抻腿,該拉腰的拉腰,剛才詭異的景象只有自己一個目擊者。走出景區大門,尚冬衝著門衛揚了揚工作證,到停車場開車直奔單位。

三樓辦公室,老劉已經像往常一樣坐在了辦公桌前喝茶,看到尚冬進來打了個招呼:“鍛鍊完了?”

“早啊老劉!鍛鍊完了,”尚冬向老劉揚手作答。放下肩上的挎包,尚冬跑到樓層東頭的員工健身房換下了運動衣回到了辦公室。

老劉不緊不慢地說:“昨天聽‘工隊’的人說,k1711快清出來了,老荊說該咱上了。”

“好,你安排。”尚冬也泡上了一杯茶開啟電腦翻看今早的新聞。

文保部的工作就是這樣,說清閒是真清閒,沒事的時候閒得讓人生厭,一旦忙起來連軸轉到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與北大的研究室不同,那時尚冬有很多的機會參加田野考古,但在秦始皇陵博物院,他乾的更多的是基礎的新出土文物保護的活兒。

文物保護從來不會象重大的考古發現那樣能夠在社會上引起萬眾矚目,從業專家更不會象在“鑑寶”類節

《天劫第一部之秦陵劫》 第五章 廣播(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