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親衛營(二) (第1/7頁)
白狼嘯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朝實行的是“兵農合一”政策,也就是說明朝的兵役制度是將武裝集團寄託於生產集團,而不是將生產就談寄託於武裝集團。
為什麼打仗的時候耗費錢糧?皇帝時常為糧草心急如焚?難道平時就不為糧草發愁嗎?
朱元璋創造性的“衛所制度”規定,士兵除了一定的訓練,還要在朝廷提供的田地裡跟中,自給自足。
他們耕種所得養活自己就行,產出多少都不需要繳稅,非天災非戰時國家不需要耗費糧草。
等到打仗的時候,朝廷派遣“總兵官”率領他們作戰,戰事結束他們又恢復半兵半農生活。
打仗的時候就不一樣了,糧草耗費巨大的原因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戰事影響士兵自給自足,全部由朝廷承擔,打仗的時候動輒幾萬十幾萬的派遣軍隊,可見糧草消耗甚巨!
第二,運輸途中的損耗,押送糧草的運糧部隊及馱馬消耗、山路崎嶇、押送時間長消耗更大等等原因。
朱允熥的親衛營則專職訓練,不參加任何農業勞動,那這部分的費用就要他自己出了。
他是藩王,因沒有封地,朝廷擔負基本糧草,否則他還真負擔不起。
吃完飯朱允熥跟隨小旗人員參加訓練,佇列訓練經過他的觀察佇列訓練已經有模有樣了。
晚上平安營帳
“殿下,半個月後佇列訓練就要結束了,親衛營的訓練方向要怎麼確定?”
“一個月後大比,確定小旗人選並著手淘汰一批人。
到時候會有人接收這批淘汰人員,淘汰辦法就按練兵紀要體能標準進行考核!
招收讀書人的事兒進展如何?”
“稟殿下,讀書人已經從北方招收完畢,再有五天時間就能抵達軍營!”
“很好!”
這批讀書人是家境貧寒且沒有功名的讀書人,朱允熥準備把這批人訓練成為隨軍文書。
這批人的作用主要進行對將士進行忠君愛國教育,教將士們識字,讓他們明白為誰而戰。
他以後會根據經濟發展情況將衛所制改為屯墾和募兵相結合的徵兵政策,趁衛所制利益鏈還沒徹底固化之前一舉除掉這個隱患。
軍戶繼承本來就不合理,隨著時間的推移軍戶的戰鬥力持續降低,軍戶想除籍千難萬難,除非家裡出現高官或者皇帝親自敕免。
朱元璋的本意是“吾養百萬兵,不費百姓一粒米”,可這些被定為軍戶的人,卻需要世世代代為大明戍邊。
導致明朝中後期,衛所官員多有侵佔軍戶田地,軍戶無以為繼、私役軍士耕種等等問題。
大明是天下人之大明,天下人均有守土之責,沒道理讓這一批人祖祖輩輩為大明犧牲的道理。
現有軍戶將會逐漸改為屯墾兵團,所以忠君愛國教育很重要,這是防止武將擁兵自重的最有效方式,後世的很多好的方面雖然不能全盤複製,可不代表不能變通運用。
“報,吳王府來信!”
“拿進來!”
平安接過親兵手裡的信件交給朱允熥,朱允熥看封蠟完好,開啟信件。
劉璟手書,大致意思他的蹤跡暴露了,已經有人察覺他在查鹽政問題。
朱允熥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既然已經暴露,索性擺明車馬,明查好了。
朱允熥拿起案上筆墨寫到:擺出欽差儀仗,明查此事!
“速將次信交由王府信使,囑咐馬上轉交劉璟不得有誤!”
“是,殿下!”
望江樓
“先生,劉伯溫之子,吳王府左長史劉璟暗查鹽務,吳王府右長史夏元吉任淮安府知府,開國公主管兩淮軍務,吳王不會衝著鹽務來的吧?”
“稍安勿躁,劉璟到吳王府不到三天就消失了,吳王的可能性很低,至於勳貴外調是淮王籌謀!
至於夏元吉。。。老夫還未得到具體訊息,倒是淮安知府正好到齊,據老夫所知,詹徽給皇上遞交候選人足有六人,估計是皇上乾綱獨斷!
我倒是感覺,皇上盯上鹽務的可能性更大。
吳王醉心武事,今早已經搬入親衛營,參加親衛訓練,吳王的可能性很低,不過也不是沒有,既然劉璟暴露,想必不用我說了吧?”
“先生,家裡來信要求搞清楚到底是誰要動大家利益。
如果是皇上,那麻煩就大了,這位的殺心未免太大。”
“無妨,只要你們不露出蛛絲
《人在大明,嫡孫逆襲》 第73章 親衛營(二)(第1/7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