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愛新覺羅·載湉 (第1/2頁)
青燈不歸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愛新覺羅·載湉,即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九位皇帝,年號“光緒”,廟號德宗,諡號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他的生平及主要事蹟如下:
一、個人背景
出生與家庭:載湉於1871年8月14日(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出生於北京宣武門太平湖畔醇王府,是醇親王奕譞與慈禧太后之妹葉赫那拉·婉貞之子。
即位背景: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 1月),年僅四歲的載湉被兩宮皇太后(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立為皇帝,原因是他既是慈禧太后的外甥,又是咸豐帝的侄子,便於慈禧太后掌控朝政。
二、政治生涯
垂簾聽政:載湉即位初期,由慈安 、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此後由慈禧太后一人垂簾聽政。
親政與受阻:光緒十五年(1889年),載湉開始親政,但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他在親政後,面對內憂外患的局勢,表現出強烈的改革願望。
三、主要 貢獻與改革
甲午戰爭與主戰: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載湉極力主戰,反對妥協,但終因朝廷腐敗而以清朝戰敗告終。這一失敗深深刺痛了他,促使他更加堅定了改革的決心。
戊戌變法:甲午戰爭後,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 派人士上書請求變法,載湉受到啟迪,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釋出《明定國是》上諭,開始實行“戊戌變法”。他希望透過變法來挽救國家危亡,實現自強。然而,由於變法觸動了守舊勢力的利益,加上載湉缺乏足夠的政治經驗和支援力量,變法最終遭到慈禧太后的鎮壓而失敗。
教育與文化:載湉在位期間,還推動了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他支援創辦了京師大學堂(即北京大學的前身),為中國的近代教育奠定了基礎。
四、晚年與逝世
被囚禁:戊戌變法失敗後,載湉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臺,失去了人身自由。
逝世: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載湉在中南海瀛臺涵元殿逝世,享年38歲。他的死因一直存在爭議,有說法認為他是被慈禧太后毒殺。
安葬與諡號:載湉逝世後,葬於清西陵之崇陵,廟號德宗,諡號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
綜上所述,愛新覺羅·載湉作為清朝末期的皇帝,雖然實際統治權力有限,但他仍然努力尋求國家的變革與發展。他的政治生涯充滿了曲折與悲劇,但他的改革精神和勇氣仍然值得後人銘記。
載湉(即光緒皇帝)被慈禧太后幽禁的具體原因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政治改革觸及保守派利益
戊戌變法的推行: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光緒皇帝起用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士,開始推行戊戌變法。這場變法旨在透過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來挽救清朝的危亡,實現國家的富強。然而,這些改革措施觸及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引起了他們的強烈反對。
權力鬥爭的激化:隨著變法的深入,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之間的權力鬥爭也日益激化。光緒皇帝試圖透過變法來削弱慈禧太后的權力,而慈禧太后則極力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這種權力鬥爭的激化最終導致了光緒皇帝被幽禁的命運。
二、袁世凱的背叛
光緒皇帝的計劃:在變法過程中,光緒皇帝曾計劃依靠袁世凱等實力派人物來囚禁慈禧太后,以徹底掌握政權。然而,這一計劃被袁世凱出賣。袁世凱在關鍵時刻選擇了向慈禧太后告密,導致光緒皇帝的計劃破產。
袁世凱的動機:袁世凱之所以選擇背叛光緒皇帝,主要是因為他擔心自己會成為變法失敗的犧牲品。同時,他也看到了慈禧太后在朝中的強大勢力,認為投靠慈禧太后更符合自己的利益。
三、慈禧太后的強勢干預
對光緒皇帝的打壓:在得知光緒皇帝的計劃後,慈禧太后極為震怒。她迅速採取行動,將光緒皇帝幽禁在中南海瀛臺,剝奪了他的政治權力。同時,慈禧太后還加強了對朝廷的控制,對維新派人士進行了殘酷的鎮壓。
維護自身統治:慈禧太后之所以如此強勢地干預朝政並幽禁光緒皇帝,主要是因為她擔心光緒皇帝的改革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地位。她希望透過這種方式來鞏固自己的權力基礎,確保清朝的統治能
《華夏曆史帝王》 第12章 愛新覺羅·載湉(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