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頁)
江南知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dt>
&esp;&esp;他頓了頓,又提醒道,“再者,李廷尉莫要忘了,當年昭襄王採納范雎丞相的建議,將出兵豫東伐魏的作戰路線,改為進軍豫北晉南伐趙的作戰方針,自此,秦軍開始將主力部署在河東河內一帶,屢次與趙國開戰,王上承繼祖宗之伐趙大業,豈可半途而廢?”
&esp;&esp;李斯也露出微笑,毫不畏懼地看向昌平君。
&esp;&esp;說起來,他這人既圓滑,又精明。圓滑之處表現在,大多數時候他很樂意奉承上級於無形之間,縱是政見不同,也絕不做正面硬剛的勇士。
&esp;&esp;而精明之處卻在於,憑著與生俱來敏銳的政客直覺,他十分擅長揣摩君王的心思。而為了迎合君王的意志,他可以拋棄一切原則,也無懼得罪任何人——因為他自始至終都清醒地明白,放眼整個咸陽宮,唯有秦王才是自己要攀附的大樹,其餘人等不過跟他一樣,只是區區攀附大樹的藤蔓罷了。
&esp;&esp;於是,接下來李斯一臉浩然正氣地開口了,“昌平君所言差矣!亂世之中,勝者為王,若不能根據實際形勢及時調整戰略,豈非只能停在原地任人宰割?秦國要的是最後成功的結果,至於這過程之中,採用了何種行軍路線和作戰方略,實在是微不足道哉!若說非要秉承祖宗之法,那孝公當年又何必費盡周章助商君變法?我與君皆知,因為那是強國之法!此事正說明,為了達到目的,世間萬事皆可變化!”
&esp;&esp;“再者,便是秦國先君也在不停變化策略,今日伐魏,明日攻韓,過兩日又與韓魏結盟攻楚,這是為何?天下熙熙皆為利驅耳!韓地雖貧瘠,卻處於豫西通道之上,是去往山東各國最短的線路,此通道亦是兵家必爭之地,君如何能說得韓無用?對王上而言,普天之下沒有一塊土地是無用的!能先得趙地固然好,可如今李牧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繼續與趙國糾纏,只會浪費秦軍統一中原的時間。”
&esp;&esp;嬴政微微頷首,其實他今日丟擲這個問題,便有將一部分秦軍從趙地召回之意,據今日傳回的前線急報來看,戰事對秦軍極為不利,膠著的時間越久,對秦軍計程車氣打擊便越大。
&esp;&esp;可放眼朝堂文武,能
&esp;&esp;扶蘇聽得亦是一頭霧水,父王向來信重昌平君,怎會故意將他在秦為相的記錄抹去?他伸手輕輕戳了戳明赫的小臉墩,你這小淘氣,整天就會胡亂猜測!
&esp;&esp;但凡換個時機,明赫都要趁機碰瓷嚎哭吸引嬴政來抱他,不過眼下他倒顧不上這個,正翻來覆去唸叨回想著“昌平君”這個名字呢——萬一這個名字是出現在跟趙高合謀的環節,他一定要提前幫始皇大大除去這個禍害!
&esp;&esp;想到這裡,他又暗恨自己從前讀史書不夠認真,只把關於秦始皇的功績部分背得滾瓜爛熟,其他人的生平事蹟卻大多讀個囫圇吞棗。
&esp;&esp;能記得昌平君這個在史書上近乎透明的名字,還是因為史學家發現新證據,推翻了太史公那段記載,畢竟這種事著實不常見,他才返回去多讀了幾遍。
&esp;&esp;原來,在嫪毐發動蘄年宮政變那晚,史記上是這麼記載的:王知之,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卒攻毐。
《[歷史同人] 被讀心後我助始皇一統四海》 第11章(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