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章 迷迭香 (第1/2頁)

凡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古香藥同源,醫家多用香來治未病的,驅邪避穢,除煩調神,聞著香,用起來也便宜。起先,多用澤蘭、蕙草、包茅,及椒、桂、蕭等。或燻燒、或佩帶、或煮湯、或入酒,時日既久,便也琢磨出了按‘君臣佐使’組方配伍的合香。”

(澤蘭:別名“地瓜苗”,生於沼澤、水邊等潮溼處;蕙草:別名蕙蘭,初夏開淡黃綠色花,氣味很香;包茅:即香茅草,用於祭祀天地祖先,周朝時楚國主包茅之貢,以香茅草獻予周天子;椒:即花椒;桂:即桂樹;蕭:即艾蒿。)

思霓所說治未病,源自於《黃帝內經》所載“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即採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發展,起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的效用。

賈敏求頷首:“《素問》有云‘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有此等益處,無怪乎山民們潛心香事,綿延至今。”

(《素問》,醫經著作,與《靈樞經》為姊妹篇,合之而為《黃帝內經》。)

“以思夫人之意,香花香草取自山水精華,這香方就好比藥方了,小侄聽郭先生提過,少姝姑娘有研習黃芪之術,那她也會制合香了?”賈颺插話問道。

“是,”思霓款款側頭過來,怡然含笑答道,“小女確已制過一兩回了,只不過她耐力稍遜,幹活總手忙腳亂的,尚欠火候。”

“如此說來,合香必有重重繁複工序,不是輕巧地看過幾眼就能出師的。”賈敏求看出來了,在如許鄭重、世代傳承的技藝上,當有極為厚重的情懷寄託。

“至於工序麼,其實也無多大繁難。須先將香料選配好,自然香方最是要緊的,都研磨成了粉,用鸑鸑泉水煮成糊狀,另有長在山崖上的成年柏樹根磨粉,與沸水一併倒入缸中,用力攪拌,將香料悉數融混一體。”

“果然,若沒有水磨來幫忙收拾香材,這頭一樁就極耗體力了。”馮粲發聲議論過,忙欠身俯低,請思霓繼續。

思霓凝眸,汪著一團柔和的笑意看向門外歡鬧的人群,徐徐道來:“在熱氣蒸騰中,將香料和成團狀,至質地鬆軟,且有韌性為止。和好以後,拍打切塊,放置風乾,約莫一個時辰後,待香團緊緻綿軟,再掰成小塊後壓實,山鄉晚間潮涼,需靜置整整一夜,如此,製成香後才能火頭熾盛,不會輕易因風而滅。”

“次日起來,視其情形,反覆切斷、揉和,再放入特製木器內,擠壓成小塊的香餅,滿滿地平鋪在香板上,搬到院中翻動曝曬,日頭赤赫赫,地上絲氳氳,溼氣層層褪去了,香味緊鎖其內,大功告成。存於地窖收藏好,用時隨取即可。”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看似嚴苛,但一步也不能草率大意。”末了,尹橫又語重心長補上,“誠心做事自有天知,偷工減料,耍滑取巧,那還不如不做。”

“揚精華以炫燿兮,芳鬱渥而純美。香品即人品,惟有心明氣清,才能使不同的香料精華留存,且氣味和合。”王文娟十分入神地聽到這裡,由此及彼,若有所得。

(“揚精華”句:出自漢朝劉向《九嘆·惜賢》,讚美鮮花散發的醉人濃香,純真美好。)

劉氏深深為之折服,不禁嘖嘖嘆道:“多麼費心吃力的活計,也屬實是值得的。怪道我每每試香,恍如置身於山靈秀水之間,原是大有來頭的。”

思霓贊同:“夫人說得極是,焚香嫋嫋,系情天然,咫尺間縈繞,卻一步步地,領人踏進山水的前塵舊夢當中,若能再佐以琴、茶、詩、書、畫,豈非更添意趣?”

“不是老朽偏於貴人前誇口,按咱們思夫人之法所制的合香,縱使長年累月地存放,亦是分毫走不了味兒的。”尹橫親試過,篤信思霓的手藝,敢為其作保。

“唔,”劉氏悠然神往,看著思霓,索性省卻扭捏迂迴的功夫,徑直詢問了,“思夫人甫進廳堂,便隨進來一陣幽香的清風,翩連起浮,沁人心脾,與颺兒拿回來的諸香大有不同,未知是何名目?”

“嗯,夫人說的可是這個,”思霓善解人意,從腰間絲絛解下一枚葡萄花鳥紋銀香囊熏籠,輕碰機關後便應聲而開。

(熏籠:由兩個半球形的鏤空的金屬片扣在一起,中央懸掛一個杯形的容器,在容器內可以焚燒香品,也可以放入若干香片或香餅,隨身佩帶,可拿在手裡任意擺弄。)

劉氏忙不迭接過來細細端詳,驚撥出聲:“天哪,好精粹的手工,裡頭的香盒跟陀螺一樣,放入香片香餅什麼的,任人怎樣晃動,也傾灑不出來。”

《少姝的山水》 第4章 迷迭香(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