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太原王氏溯源 (第1/2頁)
凡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美士曰彥,昔聞有道先生身長八尺,容貌魁偉,善談論,美音制,士人傾心,幾乎到了痴迷的地步。如今見子猷兄妹們,容止學養出眾,才德卓犖不凡,蓋有其祖遺風。”賈敏求更不吝讚美。
“且不說郭家子弟們,那子猷的媳婦王氏,年紀雖輕亦是方寸泰然,雅靜從容,殊不愧士族風範。大家小戶的分別,從待人處事上,一眼可見端倪。”劉氏這話並無誇大之嫌,這許多年來,她也著實見過些名門閨秀了,早已練得心明眼亮。
“論及太原王氏與郭家的淵源,也是始自有道先生的人物品鑑。”賈敏求轉向尹橫道,“說起這個,尹老比起在坐的都要清楚。”
(太原王氏: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姬姓,分為太原郡祁縣王氏與太原郡晉陽縣王氏兩支,早期史書並未記載祁縣王氏和晉陽王氏有血緣關係。)
“是啊,想當年,太原郡內,名士大族、地方大姓,不管是爭衡當地還是進取朝官,甚至於籌謀家族前途,多需借有道先生賞鑑之途。”尹老開啟了話匣子,“而在他品評計程車人中,漢末最為顯貴的是祁縣王允,實為幷州士族的冠冕人物。”
“哦,是剷除董卓的王司徒?有道先生如何評價他的?”劉氏身在官宦之家,多少也對前朝往事略知一二。
(王允:字子師,太原祁縣人,即今山西祁縣,東漢末年大臣。)
“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這是有道先生原評。舉孝廉出身,出任過豫州刺史,勤政愛民。大將軍何進闢為從事中郎,遷河南尹。董卓擁立獻帝后,拜太僕、尚書令、司徒,後密謀刺死董卓。初平三年,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樊稠等攻破長安時兵敗殉國,觀其一生,恰如有道先生所言啊!”尹橫感慨道。
“後人王凌繼踵於後,風節格尚,然失利滅門,至宗族塗地,嗚呼哀哉。”事關朝局,賈敏求點到即止,不再多言。
(王凌:曹魏將領,王允之侄,前文“淮南三叛”之首叛,失利後,被司馬懿夷滅三族。)
“太原王氏,祁縣一支就此沒落了,另有晉陽一支,王柔、王澤兄弟家族能夠崛起,也是依賴有道先生的品評護持。兄弟二人總角之時,有道先生評曰,‘叔優當以仕進顯,季道當以經術通,然違方改務,亦不能至也’。後果如所言,王柔為護匈奴中郎將,王澤為代郡太守。”
(王柔、王澤兄弟:《後漢書?郭林宗傳》載,王柔字叔優,王澤字季道,郭林宗同郡晉陽縣人。其族從魏晉到唐朝都非常顯赫,最早登上一流門閥士族的地位,郭氏與太原王氏一直到唐末均有世代聯姻。)
“這是什麼眼光啊,獎拔士人,皆如所鑑,郭氏名望之隆可以想見。”馮粲徹底歎服了。
“文娟夫人之父襲封京陵縣侯,正是代郡太守王澤之孫。由此,郭王兩家世代聯姻,持續到今。”尹橫眼角帶笑,娓娓道來。
“郡地因人物而稱望,人物借地緣而顯貴,相互援引,彼此助長,也是情理中事,各得其美嘛。”賈敏求頷首。
“哎呀,郭門真了不得,門生故吏遍佈,已成師道尊嚴的堅強維護之力。”劉氏看夫君一眼。
“只是,有道先生累徵不就,一心隱仕,後人亦清明淡泊,不慕功名,實不利於其族顯揚光大。試想,從前的太學領袖,或將子孫無顯,也只得付之一嘆了。”馮粲從眼前利益考量,分析得頭頭是道。
“郭宅上下,俱視書館經營為頭等大事,偶得閒暇,賞山水,繞溪澗,聞香推霧,和風應律,不得不說,都是得有道先生遠籌啊!”尹橫捻鬚沉吟,話裡意蘊豐富。
“人事順逆難以預料。看遠些,當下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來日又會是什麼光景……怕都不好講啊。”劉氏沉吟。
妻子的達觀倒是叫賈敏求刮目相看了:“夫人所言甚是。”
聊到這裡,在座無不心生觸動,靜思良久。
這邊廂,秀英接到了眾人,心才踏實下來,又是好一通的手忙腳亂。大家累極了,舒泰下來,靜心享用果品,或喁喁細語,或遠望俯盤,或逗弄水禽,各得其樂,愜意得很。
不遠處,幾棵桑樹蓄翠含韻,葉片茂密,如頂頂華蓋罩在樹幹上。
樹下笑語清脆,是王文娟小羲他們繞著樹幹嬌聲笑鬧,少姝拍掉手上的麵點細碎,快步迎上去,“嫂嫂等急了吧,哥哥他們歇在那邊了,你也過去鬆一鬆?”
王文娟笑答:“哪有那麼嬌氣,主要小羲愛在這裡,怎麼拽也拽不動,倒是少姝妹妹走了這半日,一定乏了,偏
《少姝的山水》 第6章 太原王氏溯源(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