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南山捉來的圪狸 (第1/2頁)
凡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過了片刻,少姝回過神,又想趁此良機不如弄個清楚,便接著問:“方才趙叔講,那時學生中有不少你這樣的,都有些什麼人,如今與你還有往來麼?”
趙成撫弄著不太長的鬍髭,又扳著指頭數了片刻,雙眸煥然一亮:“除了與我同窗的狐族呢,似乎有一條白姓的蛇精,還有位善長御風而行的管兄,我記得他家就在鸛雀津那一帶……”
“御風而行,不就是飛麼,”少姝接茬道,“家在鸛雀津,莫不是一隻鸛雀?”
“對嘍,少姝姑娘所言不差,”趙成笑答,“實為一隻鸛雀,不過,如今想來,他們二人同門了一場,卻談不上丁點的交情,遇在一處時總要掐架,活像宿怨不解的冤家對頭,我們旁人勸解也統統無用,有道先生可是為此費過不少心吶。”
“但是……”少姝終於憋不住了,“你們為何要專程追隨有道先生?”
“有道先生在太學時,被冠以群生之領袖,蓋因其神氣沖和,言合規矩,高才妙識,經學造詣罕見其倫。須知,經學雖脫胎於儒學,但其淵源豐裕厚實,在原來儒的基礎上是有所更化的,為了通經致用,經師們廣泛汲取各家之所長,融匯推演並且巧妙化用,道家之‘道’,陰陽家之‘五行’,法家之‘任法而治’,墨家之‘天德,天意,小康與大同’等等,可謂無所不包啊,修為人身要更進一步,便不能不學,聆聽有道先生親自傳授,實為三生有幸!”
(經學:董仲舒獻《天人三策》之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立太學以教於國”,太學作為官方大學蓬勃發展始於此時,兩漢以儒學五經為官方教材,經學成為政府培養人才,主導意識形態的政治學說,“春秋大一統”,“三綱五常”等理念影響中國文化深遠。)
少姝心中有所觸動,雖然媽媽早告訴過她,在這山上過活之人,無論燒陶,還是制香,甚或待字閨中者,都是透過日積月累的修行來參悟人生道理的,但她總有些舊調重彈之感。
而眼下,看著曾以為十分熟悉,今日揭開來又一重身份的趙成,她這才下意識地點點頭,對媽媽的話有了深切的認同感,在這些人的身後,無不留下了獨屬於他們的隱秘漫長的不易與歡欣。
聽過趙成的求學往事,又思及有道先生坐館時必定盛況空前,她愈加心生嚮往,恨不能也“回去”親眼目睹一番,焦灼迫切,幾如百爪撓心。
“狐仙子弟讀書用功,其辛苦不足為外人道。趙師傅早年投在郭門下,也是不足為奇的。對了,石屯有位宋先生,曾給村人們說過一件怪事。他夜半途經一座古墓時,聞得墓中傳來鞭打叱罵之聲‘你們不好好讀書,不能明事理辨是非,日後什麼壞事做不出?等到觸犯天律,後悔就來不及了!’他好生奇怪,這黑燈瞎火的荒郊野地裡,是誰在訓話?原來是狐族教子,於是稱歎我們的用功向學之心,還以此來驅策子弟呢!”玖兒說完了,推推少姝,“快看前面,多熱鬧呵。”
(狐仙教子:取材於《閱微草堂筆記》卷七。)
三人邊行邊聊,夾說夾笑,不多時,已快下至源神池邊。
不知何時起,沿著一條曲折的石子幽徑,忽而現出了長的兩排攤位,攤主攬客吆喝的聲音漸漸清晰。
很多攤位前,亮起了五色的琉璃燈盞,光華耀亮,吸人眼目。
“這些人是在做什麼呢?”少姝滿臉不解兼具傻笑。
“這是狐市啊,少姝姑娘。”趙成輕描淡寫地說著,隨她們進入市集,看出少姝是頭一回來,心中多少有些詫異,“這邊是作生鮮水果買賣的,那邊是販售衣物的,喏,跟前的這幾家,是金銀玉料生意。”
“這些攤主都是得道狐仙嗎?我怎麼瞧著有些面生?”少姝只覺得一雙眼快要用不過來了,目眩魂搖,心動神馳,怎麼自已就像“才從南山捉來的圪狸”,見了什麼都是一派新鮮好奇。
(才從南山捉來的圪狸:方言,用以形容某人尚未經見過世面,土包子一樣,什麼也不懂;圪狸,有一說即花栗鼠。)
“他們啊道行確實尚淺,有些是才剛修得了人形,平日還是在後山的老林深洞中修煉。”玖兒為她釋疑,“那些還沒得道的狐,仍具獸性,遠離塵囂對他們提升精進是有益的。而已然得道的狐仙,他們坐臥行止與人無異,自然與人們相處會比較方便。至於道行高深的狐仙,那便可隨其所好,任他往來了。”
少姝一一記在心頭,視線落在那首飾攤上,被一朵小巧玲瓏的珠花吸引,精緻內斂,與母親日常選戴的花形有幾分相近,不覺脫口問道:“請問這件要價
《少姝的山水》 第43章 南山捉來的圪狸(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