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4章 洪承疇。 (第1/2頁)

kk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何故召見?\"

突如其來的召見,讓王舜鼎一臉茫然,皇帝急需一解心中疑惑。

他接過錦衣衛密奏,初覽數行,面色已顯不悅。

及至尾聲,那市井間關於賦稅之謠言,更是讓他面色鐵青,猶如寒霜。

大明官員,素懷憂國憂民之志。

時值大明內外交困,皇上下定決心,誓要重振朝綱,追回流失之稅,其理昭昭,王舜鼎亦鼎力支援。

然謠言四起,身為通政使的他,顏面何存?

\"陛下,臣懇請昭告天下,澄清此謠,並遣人嚴查。\"

王舜鼎手捧奏章,態度鮮明,表達了對皇策的堅決擁護。

\"此事,朕已令錦衣衛處理。\"

朱由校聞言頷首,對王舜鼎的擔當頗為讚許。

\"若此風再起,卿以為朕仍須借錦衣衛之力乎?\"

\"陛下,臣有言。\"

王舜鼎心知關鍵時刻已至,拱手而答,言辭懇切。

\"先帝崩逝,遺詔未達各省,通政司人力匱乏,臣獨木難支,僅維持日常奏章流轉已屬不易,實難兼顧他務。\"

\"人力不足?\"

朱由校聞言,不禁苦笑,心中暗自思量,六部官員尚未補齊,通政司之事尚需時日。

\"吏員可自行招募,官員之事,卿可往吏部催促。\"

言罷,朱由校話鋒一轉,提出新議。

\"朕欲於通政司增設一職,專司向民間百姓宣講國策法令,卿可有合適人選推薦?\"

\"宣講國策於黔首?\"

王舜鼎眉頭微蹙,旋即釋然。

\"臣以為,此人需善交際,熟諳民間瑣事,方可勝任。\"

沉思片刻,他拱手再言。

\"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洪承疇,此人出身貧寒,自幼隨父母勞作,走街串巷,對民間疾苦了如指掌,或可擔此重任。\"

\"洪承疇?\"

朱由校聞言,心中泛起漣漪,疑惑頓生。

\"卿何出此言?\"

非是對洪承疇有成見,實乃此人日後行徑,令人唏噓。

然投降非其所願,戰敗之辱,誰能獨免?哥舒翰潼關之泣,洪承疇山海之淚,皆是時勢所迫。

\"陛下,洪承疇自幼歷經磨難,深知民間疾苦,其才其志,定能勝任此職。\"

王舜鼎言之鑿鑿,力薦洪承疇。

時值洪啟胤未涉仕途,於水溝館設村塾授業,洪承疇常匿於籬外,竊聽風雅,終得啟胤青睞,納為門前桃李。

及至洪啟胤執掌國子監,臣與其素有淵源,聞其譽洪承疇為‘家駒千里,國石萬鈞’,喻其前程似錦,才堪大用。

鑑於此,吾深信此子堪當重任。

“嗯。”朱由校聞言,頷首沉思,眸中閃爍著睿智之光。

“便讓他一試身手吧。”朱由校語畢,揮袖示意劉時敏。

“詔其入京。”劉時敏領命而去。

“奴婢遵旨。”

“黔首宣政之事暫擱,朕另有重任委卿。”朱由校轉向王舜鼎,語氣中透著威嚴。

“臣恭候聖命。”王舜鼎躬身以待,心中竊喜於舉薦得用,復聞新命,更是畢恭畢敬。

“朕觀大明邸報,專為官家所設,而民間亦需知曉國事。然邸報機密,不可輕洩。故欲另闢一報,以饗百姓。”

大明保密,猶如紙糊,昔日崇禎與陳新甲之密議,竟被家童洩露,滿城風雨,可見一斑。

邸報雖限官員,而民間求知若渴,或購或抄,機密二字,形同虛設。

王舜鼎深諳此道,聞言即道:“陛下所言極是,邸報保密,臣亦贊同。

且聞有民間商賈,購邸報而私印,以饜奸邪之慾,牟取暴利。”

及至提議外刊,王舜鼎捻鬚沉思,而後言道:“臣以為可行。此舉既能防政令誤讀,又保政令暢通於民間,防官吏懈怠。且外刊之售,亦可為國庫添資。”

然言及人手不足,王舜鼎面露難色,望向龍椅之上的皇帝,似有求助之意:“然通政司力有不逮,恐難負荷此任。”

朱由校亦感棘手,苦笑言:“此誠為難題。”

旋即,朱由校心生一計:“卿可擬條陳上奏,朕撥內帑萬金以資此事。並令三經廠調派宦官,設朝報局專司其職。”

三經廠,乃皇家書坊,印書排字,無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第64章 洪承疇。(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