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三十二章 謹慎論敵情不明 (第1/3頁)

趙子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蕭公,我來問你,今欲與竇建德決戰,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蕭裕怔了下。

李善道所問的這個問題,已經商討過了。

他回答說道:“敢稟明公,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是誘竇建德渡永濟渠。”

李善道此問,其實還是作戰地點的選擇問題。在薛世雄提出的“不能攻城、須當將作戰地點選在對本軍有利的地方”這兩個建議的基礎上,李善道已經定策,暫將作戰地點選在胡蘇。那麼,由此引出,當下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自就是把竇建德誘過永濟渠,引到胡蘇來。

“你覺得,竇建德會輕易地渡永濟渠麼?”

蕭裕搖了搖頭,說道:“我軍才殲張青特部,竇建德現必把細,他恐怕不會輕易渡永濟渠。”

“所以,我就要先給他一個佯攻渤海郡,以降低他的警惕。”

蕭裕沒聽太明白,問道:“降低他的警惕?”

“如蕭公所言,在竇建德引兵三四萬,分向弓高、阜城,將脅我軍側翼和後路的當前此一形勢下,我軍若仍還攻渤海,確實有點假,料竇建德定然不會信之。但他既已不信,自以為看破了我的計謀,則他底下來,是不是他的警惕性就會不覺地有所降低,他就會有所放鬆?”

蕭裕思忖了會兒,將自己代入竇建德,說道:“的確有這個可能。”

“如此,豈不就不利於我接下來的用計誘他呢?”

蕭裕問道:“明公下邊還有計策?”

就“怎麼才能將竇建德誘過永濟渠”此事,李善道和薛世雄、于志寧等已是討論過多次,但一直沒得出確切有把握可行的方案。李善道因此連著幾天晚上睡不著覺,自己也反覆思酌。

費盡心思的,總算昨天夜間,才琢磨出了一套“連環計”。

這套計,為保密起見,不好當眾道出。

然對蕭裕,李善道是很放心的,他不但忠誠,且嘴嚴,加上他現又是出於關心戰局,私下詢問,一片擔心的心情可以理解,則卻不妨可告訴與他,便將自己接下來的打算與他大略一說。

蕭裕聽罷,拊掌讚歎,說道:“原來如此!兵法雲之,‘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明公此策,可謂深得其中三味!高明之策也。”

“公以為,我之此策,可以得用不能?”

蕭裕笑道:“明公此策真真假假,連環施之,如水到之渠成,竇建德必入彀中!”再次想到了李善道“假作真時真亦假”此言,又嘆道,“明公‘假作真時真亦假’此語,原是落在此處!”

……

軍報傳到阜城縣城中。

細細看罷軍報。

竇建德忽然做笑,顧視堂中諸人,說道:“李善道未免也太過輕視本王!當本王是痴兒麼?”

宋正本、凌敬、王伏寶等問道:“敢問明公,是何軍報?”

“李善道使陳敬兒沿永濟渠佈防,又令高曦兵入長河屯駐,而放言說他將親率主力,攻入渤海。”竇建德點了點被他丟在案上的這道軍報,說道,“本王親率眾四萬,兵馬已到阜城、弓高,隨時可以攻入平原,斷其退路!本王還真就不信了,此等形勢下,他還敢攻我渤海?”

宋正本等彼此相視。

凌敬說道:“竟是放言他將親率主力,攻入渤海?明公所言甚是。當前我軍已脅其側翼,隨時可斷其退路,這種情勢下,他斷然是不敢攻入渤海的!可是……”

“可是?”

凌敬犯疑說道:“李善道非不知兵者,明知道明公不可能會相信他攻渤海,卻為何還使出這般拙劣的計謀?明公,僕思慮之,李善道會不會還有第二層的算計?”

“什麼算計?”

凌敬沉吟了會兒,儘管瞧出了李善道“放言將攻渤海”必然是計,可在此計下邊,李善道究竟還有何算計,他又不是李善道肚中的蛔蟲,卻一時難以瞧出了,說道:“僕只是覺得可疑。”

竇建德實際上也覺可疑,但他亦揣摩不出李善道的真實意圖,便問宋正本等:“公等以為呢?”

還是那句話,諸人都不是李善道肚裡的蛔蟲。

宋正本、王伏寶等各思忖了半晌,皆是猜不出來李善道的真實意圖到底是甚麼。

王伏寶拍案說道:“明公,末將愚見,卻管他李善道是何意圖?他兵馬才兩萬,又是剛打過一場大戰,料其將士銳氣已鈍,我軍四萬之眾,且我軍分據弓高、阜城,已對李善道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第三十二章 謹慎論敵情不明(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