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原是長孫挑是非 (第1/2頁)
餘萬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無需多言,準備如何?”李承天派人把李承乾三人請來後,急忙問道。
柴令武笑答:“此番,吾等三人共帶來,工匠五千人,心理疏導師一千五百人,糧食一千萬擔!”
聽得李承乾等人大吃一驚,沒想到僅僅去了一趟吐蕃道,李承天竟能運來如此多的糧食和人員。
李承天此刻終於放心,下令道:“令武,你接替秦懷英,負責新城建築事宜!”
“崇義,你領所有心理疏導師在突厥各部落進行宣導!”
“杜荷,糧食方面由你進行管理,本王需要一條穩定的運糧之路!”
“遵命!”
李承乾一看趕忙插嘴道:“本宮想去觀看......”
“崇義當正史,你當副史!”不用看李承天都知道他在想什麼,似乎對於宣傳大唐文化這方面,李承乾越來越上心了,尤其是在針對外族人的時候。
李泰笑道:“柴大人,本王給你當個副史如何?”
“杜大人......”李恪道。
李承天瞬間無語,合著哥幾個這已經開始術業有專攻了?也罷,就隨了他們吧,省著一天天老來找自己的麻煩。
精心思考,也不知李道宗和尉遲敬德是否拿下吐谷渾,若是耽擱下來,只怕來年才能再攻東突厥,西突厥需要消化,如果吐谷渾打下來的快,同時拿下東突厥也問題不大,最多艱難一些。
現在就怕,拿不下啊!
長安,永和殿中,李二滿臉怒容地看著被程知節押送回京的李治。
“當真是出息?被西突厥番人生擒?”
李治跪在殿下瑟瑟發抖,不敢多言一句。
李承天接過暗衛交於自己的書信,臉色大變:“好一個外家子!李治,你到真是朕的好兒子,替朕想得可是真多啊!”
李治想辯解卻不知如何開口,因為李二已經從侍衛手中奪過了刀刃,一言不慎,恐怕一命嗚呼。
李二是真有殺之念,奈何虎毒不食子,隨手拿起八百里加急送來的戰報摔打到李治臉上。
“八千楚王衛入西突厥,王庭被滅。武王以西突厥可汗為餌,引得所有部落聚起。給朕好好看,看你如何能與他相比?”說著不解氣,狠踹兩腳,踢的李治口中吐出鮮血才罷腳。
李治早在回長安的路上就聽聞李承天率兵打下西突厥王庭,自己也失去了與他相比的信心,更多的是不服,憑什麼一個外家子能成為大唐皇子,而且還在自己之上。
緊接著李二扔過一本記事在李治面前。
李治開啟,上面寫道:“貞觀元年,玄武門之變結束不過五日,天降巨石,石獻神子。陛下見後甚喜,特收為義子,列二,名承天。”李承天的到來幫李二擋住了很大一部分流言蜚語,讓百姓皆以為李二受天地所看重。
“神子三月之齡便能開口講話,送與陛下仙種土豆、玉米和水稻。更是預言東突厥犯我大唐,憑空造物,巨炮始現,被外族人稱為天雷神器。傳軍隊鍛體之法,大唐兵強名揚四海。”
“貞觀二年,各地蝗災湧現,神子承天施展通天之法,抬手間覆滅蝗災,一時間惹得天下皆贊,上天滅災,陛下仁厚。”
“神子承天辯論無雙,太子少師李綱、大儒顏之推、顏師古皆歎服,更著有《三字經》聞名於世。後想建格物之學院,被儒家所妒,神子親自上門,得顏孔兩大家支援。”
“後傳出神子壽命無多不足十年,天下一片譁然。神子承天請命離長安,定封地姚州一城!一萬步卒陪同,任左武候中郎將蘇烈護衛其身。秦懷英、程處默、杜荷、李崇義、柴令武五人因從小相處,感情深厚,與家人斷絕關係,一同趕赴封地。”
“貞觀五年,東突厥聯合西突厥再次來犯,邊境失防,十萬將士命喪當場,勳國公張亮殉職。衛國公李靖攜八萬將士硬抗三十萬聯軍,慘勝!吐蕃境內贊普召集各部落勇士,意犯我大唐邊境,神子知曉後,令蘇烈帶兵三千深入吐蕃,攪得吐蕃贊普不得以放棄攻唐目的。”
“貞觀六年,神子帶兵一萬入駐吐蕃境內,築城華夏。貞觀七年,吐蕃聞之,攜兵十萬欲攻破此城,神子親上城門指揮,半個時辰後吐蕃騎兵落荒而逃,贊普之子松贊干布被俘,後被神子勸服,整合吐蕃所有部落,兩年築起四城,更將其發展大唐著名商城。吐蕃道內,百姓家中備有神子神像,每日供奉不斷。”
“後查實,神子入吐蕃是為尋藥,補回自身壽命。”
李治從頭到尾看完後,問道:
《大唐科技強國》 第72章 原是長孫挑是非(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