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出遠門 (第1/2頁)
枯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春節還未結束,黃昌文就坐上了去山堡的車。
他先到了遵義,從火車上下來之後,就向工作人員打聽了去茅坡的路。
火車站和客車站是挨著的,黃昌文很容易就找到了,上了車,只見已坐了許多人,很前腳剛上去,後腳就上來兩人。
司機瞧得人滿,馬上就發車出發。
黃昌文向著身邊的人打聽起山堡的辣椒,立刻得到了身邊人的回應。
車上的人好奇地問他是從哪裡來的?
黃昌文毫不掩飾地講明瞭自己的來意,說自己是z區威寧鎮的人,是特意來購買山堡辣椒種回去種植的。
車上大部分人都知道z區,可沒人知道威寧鎮的具體位置,都覺得他來得很遠,又問他是怎麼知道山堡辣椒的,還特意坐車過來買?
黃昌文一五一十的說明了原由,說自己的家鄉太過於貧瘠,想找好的品種回去栽種,以便增加收入。
他的真誠瞬間就激發了人們的同情心,樸素的茅坡人馬上表示要幫他完成心願。
有人說自己就住在茅坡街上,離山堡並不遠,有親戚住在那裡,下車之後讓他跟他一起去,今天就給他買齊。
黃昌文千恩萬謝。
那人卻是姓駱名萬剛,在街上開了一家五金店,今天到區裡就是為了進貨。
下車之後,黃昌文幫他把進的貨搬到了店裡。
駱萬剛熱情招呼黃昌文吃了飯,然後兩人就向山堡走去。
茅坡的名字得源於茅草坡坡,聞名便知此地也是窮山僻壤,不過人心卻是質樸,百姓熱情好客。
駱萬剛一路介紹起自己的家鄉,走完長街,便到了斜坡之處,只見一大片楓香樹,大的要兩人合抱,小的也比大碗還粗。
楓香樹沿坡而下,便是一條河流,名喚茅官河。
河中亦是巨大塊石而列,約麼50公分的間距,每塊有一米多寬,可供兩人以上並立通行。
駱萬剛介紹道:“這叫跳燈橋,你們那也有河,應該也有這樣的橋吧?”
黃昌文點頭道:“有的。”
兩人大步跨著向前,走到了河中心,駱萬剛指著上游的大橋道:“你們那有這樣的石拱橋沒有?”
黃昌文搖搖頭道:“我們那沒有,但那條河上還是有的,說來不怕你笑話,我們生產隊至今沒有通馬路。”
“這有什麼可笑話的?”駱萬剛道:“你以為我們這是自古就有的?也是剛修不久,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們那裡一定會通路的,你看你,為了一個辣椒種,都能跑這麼遠,有這麼大的毅力,我相信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黃昌文道:“這話在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我們準備今年就把路修通,春節前就在動員相鄰的幾個隊,這次一定要把路修好。”
駱萬剛道:“你這個思路特別對,要致富先修路,路不通,一切都是空談,就算種出了糧食也難運出去,又怎麼賣得上好價錢?”
兩人過了河,又往山上爬去。
經過一處學校,駱萬剛指著道:“這就是我們在對面看到的中學,以前我就在這讀的書。”
黃昌文道:“你家這條件是真不錯。”
駱萬剛道:“有名無實,農村條件都差不多,就是看著熱鬧。”
兩人繞過學校,繼續往山上走去,卻是一條泥濘馬路。
駱萬剛看著山下,指著山對面的道路道:“如果我們剛才走大路,就要走到那裡才能調頭過來,就繞遠了,走小路節約不少時間,你我一見如故,今天我就分享一個經驗給你,不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隊要致富,都不能沿著國家的政策走,必須抄近路走捷徑。”
“總不能做違法的事?”黃昌文有些疑惑,不按國家政策走是什麼意思。
駱萬剛解釋道:“國家的政策是從大局出發的,如果我們有車走大路肯定快速方便,但具體到了某一個人,還得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看你的目標是什麼,比方說我們要走這裡就走小路快,如果是走對面,還得沿著大路……”
說到這裡,駱萬剛停了下來。
黃昌文道:“然後呢?”
駱萬剛想了一會,說道:“唉,讀書的時候不專心,畢業全都還給了老師,一時間想不起怎麼表達,我就這麼跟你說吧,小崗村你知道不?”
小崗村黃昌文當然知道,18位農民以託孤的方式,冒天下之不韙,實施了大包乾,改變了中國農村發展史,也催生了全中國的土地承包
《昌文》 第七十九章 出遠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