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8章 沒事 (第1/2頁)

氣泡水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靈境相交,此舉乃驚天之秘!

談宗師闖入報社,直叩總纂之堂,李江的地位非比尋常,其心中所念,談宗師難以洞察。

“去一探究竟,李江之子所涉劇本之事務必探明,先行收集七八分實情,看能否延伸出系列報道,直接揭露修士界的弊病。談宗師,只要你能做得深沉精彩,金玉報紙獎或不再遙不可及。”總纂毫不猶豫,果斷下令,藉由此獨家訊息,令談宗師率先積累素材,一鳴驚人。

華國之報皆屬公有,各有專司,各有領域。華新社作為首屈一指的通玄報社,曾與法壇權威的《查檢之鑑》正面交鋒,一方以社事詮釋,另一方則從法理出發,考量普道與案例,兩者觀點自是有異。

《新風雅聞》為華國文化報業集團麾下報紙,直隸文化部的皇家企國。除這本膾炙人口的文化之刊,還有《藝術交易》《雅月》《藝術學論》等數款文化雜誌,更擁有自家出版社華新文化建設者,專研文化史類、玄藝專業書卷。

報界總纂氣勢如虹,當初美術界爭論,他率眾立站林海文陣營。其一是《民眾文藝》搶先一步成為仲裁者,故退而結盟;其二在於林海文一言既出,共鳴甚強,後續亦顯而易見,報界因林海文的訪談銷量關注度皆大幅提升。

談宗師如今已非輕狂之年,見江玉為金玉報紙獎歡騰,不禁失笑又感傷,青春猶似裝扮華麗的女子,待褪去繁華,方現歲月之痕跡,昔日幻想紛紛碎為塵埃。

“可行,速動身。我去牽線《劍軍》,你收集些劇本業內秘辛,聯絡幾名妙筆,邀請世家名人受訪談及此事。”

談宗師自己先行蒐集素材,執筆者開始揮墨寫新聞。

“歌手世家子涉編圈黑幕後,林海文怒斥劇道蛀蟲”

“日前,以文化司、廣播局、天象電視藝術協會為首的一年一度劇本總結大會在帝京豪堂召開,陳亦蜚、明君、簫思淵、林海文、田鷗、周眉等人參與,共商劇道發展良策……

年內,眾多佳構問世,正值靈感巔峰的林海文直言編劇界有‘名不符實’毒瘤……據獨家訪問,林海文特別提到著名歌手李江、楊佳幼子李澤超,試圖藉由中間人掛名其已有專案。遭拒後轉向另一劇本,此事本報得悉獨家。唯有現正攝製,出自劇人歐若海之手的《劍軍》可見李澤超之名。

聞悉,《劍軍》原為歐若海的個人之作,近數日,寰宇百科及官方文獻中突現他名,即是李澤超。此離奇現象使人困惑。至截稿,尚無《劍軍》劇組答覆,李江方面亦無回應報界提問。

近年來,編劇之界多受質疑,報酬爭議、品質話題一度成為坊間熱點……”

資深之筆,一篇無隙之作瞬間誕生。

江玉臨下班回報社見文章,“他們還未回應嗎?”

“哎,晚點你發封郵件詢問他們。”談宗師審視文稿,心感滿足,這等局勢,回應又有何意義?唯有靜默,方有趣味。因此他至今未曾嘗試詢問。

隔日,報紙鋪滿街頭,電子版同期上架。

這般點名曝料,嚴肅藝術家之軼事,理應受到舉世矚目。

更有專職娛樂報章,標題更甚放縱。

“李江子遭重擊”

“起步就領先:林海文揭示歌者李江之子假名掛靠”

“微博樂壇”一貼釋出,下方評論破百破千,熱議沸騰。

“林海文又要興風作浪,不能安靜一些嗎?今日指摘此,明日責備彼,他就是最潔淨的那個?”

網友“售賣仙女的小木炭”為林海文忠實擁躉,斥責:“睜開眼睛看清楚吧?隨波逐流就正確?林海文為何從未消停,是因為汙濁之事太多,各行各業難尋淨土,‘悲天憫地’之由是他對這片土壤愛得深厚。”

“一劍封喉!”

“古今評論藏臥虎。”

“2333,確實如此,大神皆出於愛。”

小木炭洋洋自得,贊數已達數百,“正是,詆譭他皆源自熱愛,為了救贖他,引導那隻迷途的羊羔。這般以人為主的品德,只有大神具備。大神果真是炮火戰隊之典範,不僅是才華出眾,在天界亦是標杆、楷模和豐碑。”

“……小木炭同學,你早已學到大神真髓。”

林海文也見此熱評,笑聲不斷。

祁卉嘖嘖稱奇,“看看你這些粉絲,簡直就是社交媒體的一股泥石流啊。”

“骨骼不凡,不屬常類。”

“咦?”

“沒事兒。”林海文笑道。

《從零混跡綜藝圈》 第18章 沒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