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法正去找張松 (第1/2頁)
寰宇散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備雖然沒有直接質問法正,卻也讓法正感到無地自容。
於是法正再度陷入深深地自責當中,當著劉備的面兒,狠狠地抽起了自己的嘴巴子。
劉備看到法正的這一舉動,連忙上前抓住了法正的胳膊,制止道:“孝直啊,你這是幹嘛呀!”
“我恨我自己,恨我自己無能,不能為主公分憂!”法正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道。
劉備十分心疼地道:“孝直啊,打在你身,痛在我心吶!”
劉備一向善於籠絡人心,就是換了他的任何一個手下,在他面前這副樣子,他也會非常動情地說出類似的話來。
也正是因為他的這個本事,關羽、張飛、趙雲、黃忠等武將,以及諸葛亮、龐統等謀士,才都願意死心塌地地跟隨他。
不過另一方面,劉備在內心之中也的確為法正所感動。
見到眼前的情景,劉備不禁想起了一句話——君憂臣辱,君辱臣死。
如果主公憂慮的話,那就是臣子的恥辱。
如果主公恥辱的話,那臣子就不該活著。
這正是一個忠臣的真實寫照。
只不過古往今來,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臣子實在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阿諛奉承之徒、見風使舵之輩。
當主公真正遇到難題,或是遇到危險的時候,大多數人想的都是如何自保、如何撇清自己的責任、如何為自己找託辭、如何去敷衍主公,甚至更有人會出賣自己的主公,轉投主公的敵人。
但法正卻並沒有為自己開脫,更沒有去找劉備解釋,只是一個人把自己關在屋子裡自責,這一點實在難能可貴。
一開始劉備也覺得法正背叛劉璋,是個賣主求榮、見異思遷的小人。
但跟劉璋接觸了幾個月之後,他發現劉璋的確是昏庸到了極點,不但毫無頭腦,也毫無作為,只知道終日縱情聲色、耽於淫樂。
這樣的人,的確不應該對他愚忠,否則的話,就是把自己往火坑裡推。
所以劉備對法正的所作所為也理解了,對他的印象也發生了徹底的轉變。
法正是個恩怨分明的人,一看劉備並不責怪自己,還一副十分心疼的樣子,也發自內心地感動,暗下決心一定要幫助劉備拿下益州。
“主公,我一開始的確是跟張松說好了,我給了他兩箱的金銀財寶,還為他陳述了利弊,他也答應跟我一道投奔你了。後來我們又約定,我去找你,他在劉璋這邊,我們裡應外合,利用這次你來益州的機會,助你拿下益州。可後來事態發展成這樣,我也不知道到底怎麼回事,只能說我法正識人不明、辦事不力!”法正一副自責的樣子道。
龐統又安慰道:“孝直兄,你也不必過分自責。事態發展成這樣,我覺得無外乎兩種可能。一種是張松反悔了,他又不打算投奔主公了,所以沒有任何動作。另一種可能就是張松也的確在益州有所行動,卻因為種種原因而失敗了。不過無論是哪種可能,都跟你沒什麼關係,畢竟你把自己該做的事都已經做了,至於結果怎麼樣,那就只能靠天意了。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嘛!”
劉備也安慰道:“是啊孝直,這件事並不怪你,我也沒有責備你的意思,所以你千萬別自己想不開。今日我和士元過來找你,主要是想跟你商量一下,我們下一步該如何行事。”
法正點了點頭,似乎有些原諒自己了,說道:“剛才士元說有兩種可能。如果是第二種可能的話,那說明張松還是我們的人,即便這次失敗了也沒關係,我們後面還可以繼續謀劃、繼續尋找機會。如果是第一種可能的話,那就不妙了。張松若是反悔了的話,他很有可能把咱們的這些計劃都告訴劉璋。劉璋對咱們有所防備,張松又不幫咱們了,後面再想圖謀益州可就十分困難了。”
劉備一聽這話,不禁心裡咯噔一下。
這劉璋並沒有把我迎進成都,而是出城迎接,把我安頓在了涪城。
而且劉璋應該知道我入蜀帶了不到一萬兵馬,所以他特意帶了三萬人馬,就是為了防止我圖謀益州。
“如此說來,十有八九是第一種可能啊!”劉備有些沮喪地說道。
“主公,你若問我下一步該如何行事,我覺得還是靜觀其變吧。劉璋那邊沒什麼動靜,咱們也別輕舉妄動,你就陪他天天喝酒聽曲、吟詩作畫,看看他下一步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法正建議道。
劉備苦笑著道:“這恐怕是不行了。劉璋已經跟我攤牌了,說讓我明日去漢中攻打張魯,他明日回
《三國秘事第三部》 第4章 法正去找張松(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