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十一章 獨孤九劍是楊過創造的? (第1/2頁)

小小修小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嶽凌雲在山洞內掃視了一圈,發現角落裡有兩個青石修建的墳墓。走近一看,只見墓碑上寫著“劍魔獨孤求敗”,另一個墓碑上寫的則只有“雕兄”二字。

只稍微一想,小嶽就想明白其中關鍵。這兩座墳墓定是楊過修建的。

怪不得郭襄找尋楊過、小龍女二人大半輩子也找不到,定是二人離開古墓後,就來此處隱居。這深山荒谷之中,人跡罕至,楊過當初也是機緣巧合,被神鵰帶來的。要是楊過存心躲藏,郭襄與楊過的故人誰又能找到這裡來?

嶽凌雲恭敬的祭拜了一番,隨後又注意到,山洞四周的石壁之上,好像有許多的字跡,只是因為年深日久,已經被苔蘚泥土覆蓋,不仔細看的話,還真發現不了。

清理掉石壁上的苔蘚跟泥土,總算是可以看清上面的字。

“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敵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下面還有獨孤求敗的落款。

對此,熟悉神鵰劇情的小嶽並不意外。不過除此之外,石壁上竟然還刻有破盡天下武學的獨孤九劍,這卻是嶽凌雲完全沒想到的。他記得這山洞之中,應該是沒有獨孤九劍才對。

歸妹趨無妄、無妄趨同人、同人趨大有……子醜之交、辰巳之交、午未之交……

這獨孤九劍蘊含著道家至理,若非嶽凌雲從小生在華山派,又學過九陰真經,怕也難領會其中訣竅。仔細看了一遍,小嶽只覺其真是精妙非常,其中變化真是森羅永珍。學習難度也很大。

首先需要由簡入繁。獨孤九劍雖然號稱九劍,但其中一劍一式卻蘊含著幾百種變化,第一步便是先是記住獨孤九劍的這種變化套路。但這也只是堪堪入門,而後能夠學以致用,才算略有成就,最後化繁就簡,返璞歸真,才算真正將這門劍法練至大成。而在笑傲原書中,令狐沖到最後都沒至大成之境。

隨後,小嶽又思考起這獨孤九劍的來歷。這獨孤九劍絕不可能是出自獨孤求敗之手——起碼現在石壁上的劍法要訣就絕對不是獨孤求敗的手筆。

雖然劍法的字跡與獨孤求敗的獨白一樣的入石三分,但字跡明顯出自兩個人的手筆。

小嶽猜測,這或許是楊過假借獨孤求敗的名義書寫的。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獨孤求敗在金庸所有的書裡從未有過正式出場,唯一留下的,只有這座山洞與劍冢那裡的寥寥數語,兩柄寶劍,還有一隻陪伴過他的神鵰。起碼神鵰時期就完全沒有獨孤九劍的影子。

而楊過可說是獨孤求敗的唯一傳人。或許是不想這麼一位驚才絕豔的前輩就此埋沒於歷史長河之中,因此假借前輩名義,創出了獨孤九劍。

楊過他完全有這個條件。首先,他所習武學甚雜,當時天下頂尖高手的武功他都接觸甚至修習過,又學過號稱天下武學總綱的《九陰真經》,以楊過自身的武學造詣,苦心孤詣絕對能創造出這麼一門破盡天下招式的武功。

小嶽也沒想到,當初在華山思過崖一直沒能遇到風清揚那老頭,本以為應該是與獨孤九劍無緣了,可是機緣這種東西真是說不準,竟是在此遇到了。

嶽凌雲自從有了古墓的經歷,都會隨身攜帶著筆墨紙硯。將獨孤九劍完全記錄下來後,他又朝山洞後面的劍冢走去。

劍冢在懸崖絕壁半山的平臺之上,不過憑藉嶽凌雲現在的金雁功造詣,華山思過崖他都敢直接往下跳,這點高度對他來說,倒也不算難度。

只見他縱身一跳丈許高,腳在崖壁上一蹬又是丈許,只三四步,已是到了獨孤前輩埋劍之地。

獨孤前輩的三把寶劍,紫薇軟劍一開始就沒在這,玄鐵重劍被楊過帶走,然後改頭換面成了屠龍刀。現在青鋒利劍也沒了,也不知道是楊過、小龍女的後人帶走了,還是說到了他家風太師叔的手裡。

不過除了瞻仰前輩遺蹟之外,嶽凌雲倒也不是一無所獲。這裡的崖壁也被楊過燒錄了武功,是他根據神鵰指引所練就的重劍劍法,還有在瀑布與海潮中練習的,劍魔獨孤求敗的獨特內功練習法門——這卻是比嶽凌雲自己瞎琢磨的要系統的多。

回到襄陽城修整了一天,小嶽就向福州城趕去。

福州,又稱榕城,是fj省會,也是沿海地區最有名的口岸之一。嶽凌雲之所以去那裡,是因為福威鏢局總局就在那兒。

曾經的福威鏢局威名遠揚。創始人林遠圖憑藉七十二路“辟邪劍法”,一百單八式“翻天掌”,十八

《我成了嶽不群的兒子》 第二十一章 獨孤九劍是楊過創造的?(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