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0頁 (第1/2頁)

南風飛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的話很好的為李隆基找回面子。 李隆基神色凝重,心底開始徘徊,雖說他找不出誰有那麼大的本事能營造出如此神蹟,但心底已然排斥神蹟預言,任誰在聽到自己的王朝會衰敗都會打心底裡抗拒。 李隆基也不例外,當場冷下臉,“李相所言甚是!來人!速降雨簾打落,等蠱惑人心之言誰敢議論,統統就地處決!” 隨著他一聲令下,御林軍立馬出現,他們揮舞手中的刀劍,試圖斬斷由上而下的雨水,然而雨簾裡的畫面只是稍稍扭曲,並沒有影響它繼續懸浮在天地間。 被神蹟提及的成語典故主角李白正詫異地站立在石亭中,杜甫此刻也如之前一般提醒道:“太白兄,您也被仙人提及了。” 兩人相視而望,突然開懷起來,“能被仙人記住,是不是說明咱倆會名留青史?” 杜甫表示贊同,隨即又微微蹙眉道:“只是,仙人所言大唐會步入衰落,太白兄如何看?” 李白供職翰林,早就看透宮裡一切繁華如夢,現在的朝堂早不是當初令他心生嚮往,想有一番作為的地方,能被賜金放還,已是大幸。 他舉起手中的酒樽,道:“此心昭天上宮闕,遙知不是酒中仙?” 杜甫尚年輕,一心還想著入仕展抱負,聞此,只當李白是厭倦官場鬥爭,才一心只想醉夢在酒釀中。 【一個王朝由盛轉衰固然帝王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離不開奸臣的慫恿。安史之亂的爆發,宰相李林甫是始作俑者。】 雨簾前,李隆基下達命令正準備交由御林軍處置時,神蹟預言讓他突然回頭。 他正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疼。 好傢伙!敢情自己的霸業是毀在了他人手上! 李隆基迫切需要一個替罪羔羊來安慰受傷的心靈,陡然聽到被點名的李林甫,一雙眼迸發出弒殺氣息直勾勾盯住李林甫。 李林甫被這一記眼神嚇懵,心道不好,連忙跪地哭訴道:“陛下,臣怎敢?此言誅心吶!” 然,這一次他的哭訴並未有多大效果。 帝王揮揮手命令御林軍停止手頭的動作,雨簾上的畫面再次籠罩。 【李林甫出任宰相時,為保住自己的地位,排除異黨,一代賢相張九齡就遭他讒毀,閒居韶州曲江故居。 唐朝期間常立有功的文臣來擔任宰相一職。 李林甫嫉賢妒能,害怕自己位置終會被他人頂替,壓制所有可能入相的文臣,同時向帝王進言,稱胡人胡人忠勇無異心,淳樸單純,可為鎮守邊界的節度使,蠱惑帝王重用不會威脅其相位的番將。 他看得清楚,這些番人文化程度有限,即使立有大功也難當大任。 這些人受到李林甫的極力推薦,最後的結果就是造成他們勢力越來越大,其中有人壞了心思,認為天下的主人自己也能做,便釀成了歷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 至此,形成大唐的一個轉折點,走向衰落的深淵。】 李林甫: 神蹟提及多年前被李林甫排擠的賢相張九齡,李隆基如今回想起來,思及很多張九齡為朝廷作出的貢獻,帝王臉色別提有多難看。 好在,高力士及時安排人搬來龍座請帝王落坐,李隆基才沒有及時發難。 李林甫只覺脊背發涼,臉上一陣青白,立馬錶忠心,“陛下,這些都是誣陷。” 他深知此時帝王之心,僅憑他這張嘴是無論如何也翻不回身,於是暗中給安祿山遞了眼神,那意思很明顯。 身為胡人的安祿山豈能置身事外,此刻唯有聯手尚有一線生機。 可安祿山也不是傻子,他知曉李林甫現在已然成為帝王背黑鍋的棄子,所以別過臉不予搭把手。 李林甫:!!! 他這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作者有話要說: 李隆基:是奸臣禍害朕的天下! 冷月:呵!不敢直面自己失敗的帝王! 李隆基: 雨簾前不少百姓見證上天指引, 他們沒有處在政治權利的中心漩渦,對於李林甫的所做所為並未太大反應,倒是在山石門處的李白拎著手中的酒壺,仰天而飲, 似有嘲諷。 【李林甫算是歷史上有名的一代奸相。 他是名副其實的小人, 透過努力巴結上官, 交好後宮和宦官,終於上位成為宰相。當時和他並列為宰相的張九齡、裴耀卿兩人。 這倆位在大唐一路走來立下不少功勞,在朝中權勢更大。 這顯然阻擋了李林甫一心掌權的道路,所以不惜一切要打壓這,與他們爭權。 上天在這個時候也指引了他一條道路, 自古以來前朝與後宮密不可分。 李林甫很快看透後宮形勢。 簡單來說, 就是當時十分得寵的武惠妃想要做皇后, 更想

《開局盤點成語典故[歷史直播]》 第50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