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頁 (第1/2頁)

南風飛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是,動畫小人?啥玩意兒!能上戰場殺敵嗎! 燭火下,劉徹滿腦子都是出征匈奴,他急需軍事人才。 天幕中,畫面繼續。 【不過,月月覺得,得此殊榮的雖只有兩位,但歷朝歷代明君輩出,他們勤政愛民,同樣名垂千史。像漢高祖劉邦、光武帝劉秀、隋文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 這一次,隋文帝楊堅鬱悶的心得到釋放,千古一帝只有兩位,不得其名在所難免,不過能與漢朝開國皇帝比肩,又同樣名留千史,足以令他振奮。 “明君!甚好!” 高宰相緊皺著眉舒展開,“陛下仁慈,明君自不在話下。” 唐朝,李淵時期。 水鏡所言如一顆火雷炸響正在議事的朝堂,繼承帝位的不是太子李建成,而是秦王李世民! 李淵端坐高位,目光有些不自然瞥向自己的兒子,這個兒子不論能力還是聲望都遠在自己之上,水鏡之言,他會更上一層樓。 不對! 是唐太宗!他成了皇帝!那 太子李建成已經怒不可遏,指著李世民質問道:“好二弟!你倒是說說這是怎麼回事!” 房玄齡、杜如晦等一直追隨李世民的大臣聽到水鏡之言早就與有榮焉,他們沒看錯,自己追隨的主子日後會青史留名,一代明君! 所以在李建成突然發難時,兩人齊聲回懟,“這有何可說,水鏡現世,難道不是老天的暗示,是指引咱們大唐走向繁榮昌盛的契機!” “什麼暗示!爾等不如直接說改立秦王為太子就是!” 此言一出,房、杜二人皆一副理應如是的模樣,朝堂上其他大臣抿嘴不言,他們本就不知如何站隊,如今既有天象明示,雖也不好直言,心底那桿秤終是略有傾斜。 同樣的一幕發生在明朝洪武年間。 彼時朱元璋立於朝堂,雙手負背,目光透過水鏡下移到四子朱棣身上,而此時的朱棣不過十來歲的年紀,受封燕王。 朝中大臣亦是紛紛投來目光,皆是不解和疑惑。 也許水鏡之言不盡其實 與李淵時期不同的是,朱元璋原是草根出身,憑著過人的膽識和軍事才能,驅逐元兵,收回丟失的燕雲十六州,堪堪鐵馬金戈打下的王朝,他自是成為明朝開國皇帝,成為明太祖! 古時候,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諸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其後繼承帝位的一般稱為宗,比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可是成祖是什麼東西!難不成這個兒子會奪了他的江山不成! 想想又不對,老朱家的江山還需要奪嗎?! 燕王朱棣已然感受到那股來自帝王的威壓,慌忙跪了下來,“後世之事,兒臣不知!但兒臣絕不會背叛父皇和太子哥哥!” 彼時太子朱標還在世,他攔在弟弟的身前亦求情道:“父皇,天象中人當來自後世,其中或有什麼隱情,或出現什麼不可遏制的局面才令四弟” 他的話不用多說,朱元璋已經明白,他雖奪得天下,隱藏的反派勢力還在蠢蠢欲動。 於是對著水鏡,朱元璋悶哼一聲,道:“什麼亂七八糟的!難不成明朝還出現兩位開國皇帝?” 他這一聲可謂將心中想法實打實說出口,朝堂眾人頓時煞白了臉色,內侍們更是一個個如鵪鶉耷拉著腦袋,有些話不是他們該聽的,這位明太祖的脾氣可不好。 一個不小心便是咔嚓咔嚓,全拖下去咔嚓了事。 燕王朱棣亦是如此,好端端出來一個水鏡,胡亂說一通,什麼明成祖!簡直就是催命祖宗! 他惴惴不安,不大確定此刻老爹心中是不是將他當做頭號狙擊物件,一雙眼,一時瞟瞟朱元璋,一時又瞟瞟水鏡,被鏡中的白光一晃,埋了頭。 隨著朱元璋的質問,水鏡中赫然出現一個名為‘朱八八’的遊客留言,正是朱元璋的原話。 女聲再次響起。 【有人留言明朝為什麼會出現兩個開國皇帝,是一位名叫‘朱八八’的同學,看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粉絲。】 朱元璋:粉絲是何物?為何我說的話會出現? 可讓他感覺更刺眼的是朱八八這個名字! 是誰!是誰敢拿朕幼時之事說笑! 【嘿嘿,這位同學頗有趣,既然是明太祖的粉絲,怎會不知明朝那位成祖是被人改了廟號,人家原本是明太宗。這就不得不說明朝入主太廟的位置是有限的,才會令後來 嬴政臉上風雲變幻,扶蘇更是一下漲紅了臉,他自然不明白自己會做下什麼禍端,引得秦國滅亡,可是不明白不代表沒有罪。 “扶蘇呢!給寡人滾出來!” 只見,滿殿大臣齊刷刷望向佇列裡的人,他們是怎麼也想不出以大公子的為人會做出什麼有損大秦的禍事而導致最終毀滅

《開局盤點成語典故[歷史直播]》 第3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