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6部分 (第1/4頁)

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戰必勝。觀察動物來相敵也是常用的方法。如公元前555年,齊、晉兩軍在平陰(今山東省平陰北)對峙,齊軍撤退的當夜,“烏鴉叫的輕鬆愉快”。晉軍的一位謀士判斷說:“齊軍可能逃遁了。”又聽見有戰馬盤桓的聲音”,另一位謀士說:“齊軍可能逃走了。”第三位謀士則說:“城上有烏鴉,齊軍恐怕逃走了。”他們三人的判斷都是根據對鳥獸的觀察,集合許多經驗而做出的正確結論。這在戰爭中並不少見。

註釋:①詳見毛澤東的四言詩:《祭黃帝陵》

平叛七王之戰

公元前157年,漢文帝病重,臨終前對太子劉啟說:“如果國家遇到危險,可任命周亞夫率軍拒敵。”文帝去世後,劉啟即位,史稱漢景帝。

公元前154年,御史大夫晁錯提出削藩,遭到群王反對。漢室內部矛盾終於激化,爆發了七王之亂,即由吳王、楚王、趙王、膠西王、膠東王、濟南王等七王參加的叛亂。其中,吳、楚謀反是蓄謀已久的行動,這次叛亂他們打著誅殺晁錯的旗號,率領幾十萬大軍一齊向京城進發。

為了平息叛亂,漢景帝起初以除掉晁錯、取消削藩令為代價。但是,七王不予言和,繼續發動進攻。這時,吳王劉濞的軍隊已奪取梁國(景帝的同母弟劉武的封國)城池,連敗梁兵,威脅梁都。景帝忍無可忍,決定出兵武力平息叛亂,他任命周亞夫代行太尉之職,率精銳部隊迎擊。臨行前,周亞夫對景帝說:“吳、楚的軍隊兇悍敏捷,一時難以與他們正面作戰。我打算暫時讓他們攻打梁國,而我軍不急於救援,等待戰機切斷敵之糧道,最後打敗他們!”景帝同意了這個計劃。

周亞夫率軍行至灞上(今陝西省西安市以東),令軍士築營紮寨,這時忽有一個名叫趙涉的人求見,亞夫讓他進來。趙涉對亞夫說:“將軍###吳楚聯軍,勝則宗廟安,不勝則天下危。吳王一向豪富,長期以來蒐羅亡命徒,現在知道將軍的動向,定會在淆山、澠池之間的險要處佈置刺探情況的人。況且用兵貴在神速詭秘,將軍若從這裡向右進軍,經藍田(今陝西省藍田縣),出武關(今陝西省商南縣西北),迂迴洛陽,只須多用一兩天時間就可以直入洛陽武庫。到那時,諸侯聽說漢軍已兵臨城下了,一定以為是神兵自天而降 ,未經交戰就已嚇破了膽,豈不妙哉?”周亞夫聽了覺得很不錯,便問道:“你怎麼這樣懂得用兵之事?”趙涉忙說:“我自幼隨父習武練兵,通讀兵書,固而有此點拙見,讓將軍見笑了。”亞夫心中暗喜,依趙涉之計進軍洛陽。大軍一到洛陽,周亞夫就高興地對部下說:“七國反叛,我坐驛車到這裡,沒想到會這麼安全;現在我們控制了洛陽,洛陽以東就無所顧忌了。”

然後,他派兵四處搜查,果然抓到吳國埋伏的刺探。他開始相信趙涉,任命趙涉為護軍。漢軍行至昌邑(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北),集結待命。此時,吳軍拚命進攻梁國,梁王派人向周亞夫求救,亞夫不理。梁王上訴景帝,景帝詔命亞夫救援,亞夫不聽,只派遣輕騎兵出淮泗口(今江蘇省淮陰縣西汜水入淮口,又名清口),斷敵後路,絕其糧道。梁王情急無奈之中,命中大夫韓安國和張羽為將軍,統帥本部人馬全力以赴抵抗來犯敵軍。又命大將張羽出擊,韓安國防守,張羽很快戰敗吳軍。但是,吳軍轉而猛烈進攻漢軍,兩軍相遇在下邑(今安徽省碭山東),漢軍堅壁不戰。不久,吳軍糧道被斷,將士飢餓不堪,士氣低落,只得採用聲東擊西戰術,但,很快被周亞夫識破,未能得逞。最後,吳、楚聯軍終因糧盡,士兵散亂,敗退而走。

一、行軍篇(3)

第二年初,周亞夫派精銳部隊乘勝追擊,大破吳、楚聯軍。吳王劉濞丟棄部隊,僅帶士兵幾千人逃竄,楚王劉戊畏罪自殺。七王叛亂,違背社會要求統一安定的歷史潮流,不得人心;吳王拒諫,孤軍獨行,被梁王拖住,喪失主動權;加之糧道被毀,軍心煥散,終遭慘敗的下場。

陳倉之戰

公元228年冬,諸葛亮出兵散關(今陝西省寶雞市西南的大散嶺上),包圍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東)。魏軍守將郝昭構築城防,堅壁自守,因而,蜀軍久攻不下。一時,竟令諸葛丞相大傷腦筋。

一天,諸葛亮派郝昭的老鄉來到城牆腳下,向他喊話,勸其投降。郝昭在城樓上答話,說:“你休得多嘴勸降,魏國的法律你是知道的,我的為人你也清楚。我受國家厚祿,家庭也有崇高的地位,你不要羅嗦了,我只有誓死保衛國土的決心,決無投降的可能。你回去告訴諸葛亮,只管來進攻吧!”諸葛亮讓郝昭的老鄉繼續喊話

《勝利者的智慧傳奇:兵法故事》 第1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