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教育,使受教育者懂得了槍口為什麼對準誰,為誰而扛槍打仗。由此,黃埔生在東征、北伐等戰火中所向披靡,顯現出了頑強的戰鬥力,他們以嶄新的軍人風姿,昭示著黃埔精神,一顆顆將星從這方教壇上冉冉升起。
課堂開在當代思想潮流峰巔上
黃埔軍校學習蘇聯紅軍學校的教育經驗,重視政治教育,其教育的內容充滿著時代的濃厚革命氣息,與世界潮流的脈搏諧動,代表著時代的先進文化,代表著時代的先進方向。這是黃埔軍校政治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孫中山在開學典禮的演說中指出:“軍隊之能不能夠革命,是在乎各位將士之有沒有革命志氣,不是在乎武器之精良不精良,如果沒有革命志氣,不研究革命道理……總不能發揚革命事業。”因此,黃埔軍校的政治教育,一反過去中外舊式軍官學校的弊端,不以純軍事技術訓練為主,而採取軍事教育與政治教育並重,而且不但是並重,政治教育更有超過於軍事教育之特點。
在舊中國的軍閥軍隊中,是無所謂政治工作可言的,中國的軍隊政治教育制度和政治工作,即從黃埔軍校開始創立。中國共產黨人參加了黃埔軍校的領導工作,一大批優秀的中共黨員和共青團員,是軍校的骨幹力量。大批矢志革命、不怕犧牲的熱血青年投奔黃埔,後來發展成為兩個不同陣營軍隊裡的高階將領,他們這種截然不同的政治、軍事生涯,其起點就在黃埔軍校。在黃埔軍校裡,他們所學的典、範、令是一致的,但決定他們未來的是在軍校接受政治教育的不同性質及層次,是接受了共產黨的教育,或是接受了國民黨右派的教育,兩黨的政治工作感染教育在學生身上又各佔有多大的比重。兩種政治教育,同在軍校爭奪未來一代的新型軍官,爭奪未來的軍隊,突出地表現在軍校政治工作上,這是軍校初期政治工作的一條主線。相對來講,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軍校中的政治工作開展得尤為出色,中共黨員是軍校政治工作的奠基人和主力軍。黃埔軍校以這批優秀的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堅力量,在國民革命軍中建立了嶄新的中國革命軍隊政治工作體系,初步奠定了中國工農紅軍的政治工作基礎。
學生在上政治課
建立中國革命軍隊的正規學校,是國共兩黨的初衷,它的革命性就在於這所學校有著政治教育一環,使官兵懂得槍口應該對向誰。孫中山先生在開學講演中明確地指出:“我們今天要開這個學校……就是要從惲代英編寫的講義《政治學概論》今天起,把革命的事業重新來創造,要用這個學校內的學生做根本,成立革命軍。”黃埔軍校自建立後,便實施了全面的政治教育,其政治教育實施方案不斷完善,這主要表現在軍校的政治教育大綱中。
黃埔軍校在我國曆史上第一次仿效蘇聯紅軍,設立黨代表和政治部,建立政治工作制度。軍校的政治部和政治工作,基本上是由共產黨人主持的。戴季陶、邵元衝、汪精衛和邵力子任職時間很短;戴季陶和邵元衝在任期內,政治工作基本上沒有開展。對此,孫中山等軍校領導和師生很不滿意,才要求共產黨派人擔任軍校政治部主任。1924年11月,周恩來應邀請到軍校任政治部主任後,軍校的政治工作才真正開展起來。政治教育有了系統的教學實施方案,後經過1925年的兩次東征等戰火的檢驗和實踐充實,政治教育更加系統化。1926年10月4日,軍校頒佈了政治教育大綱草案。這一草案,較好地體現了軍校的辦學方針和政治教育概況,既是軍校幾年來政治教育經驗的總結,又是以後幾期辦學的政治教育方案,可以說這一方案代表了當時軍校政治教育的最高水平,有著許多顯著的特點,至今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所引用和發揚。
1.大綱提出了切合實際的政治教育方針政策,切實解決黃埔軍校能夠迅速提高學生政治素質的問題。
政治教育大綱《草案》分為“總綱”、“政治大隊”、“軍官大隊”3部分。“總綱”是統率全文的精髓,指出:軍校政治,軍事訓練,要以孫中山“使武力與國民相結合,使武力為國民之武力”訓示為最高原則。重點指出,政治訓練要依據10個條件計劃施行,即10個“徹底瞭解”:(1)使學生徹底瞭解自己的重大責任,以達到國民革命軍的水平標準;(2)使學生徹底瞭解軍隊中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以養成正確的革命觀點和保證軍隊統一及奮勇作戰的革命精神;(3)使學生徹底瞭解中國的國民革命性質是反帝反封建,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以不妥協地精神打倒帝國主義和國內的軍閥及買辦階級;(4)使學生從根本上徹底瞭解黨的方針政策,以堅定黨的原則性
《中國黃埔軍校》 第1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