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八十章 離開特區 (第1/4頁)

我是鍵盤傳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五月二十九日,劉慶斌收到徐世昌從北京發來的電報。他告訴劉慶斌,因為善後大借款議案沒有被國會透過,袁世凱和國會的關係搞得很僵,希望劉慶斌能來趟北京共同商議對策。

民國成立之後,對外借款一直是引發國內政治鬥爭的焦點事件。袁世凱作為執政者,面對國家一貧如洗的狀況,只能象清政府一樣去借外債來支援,因此面對西方的敲詐勒索和不平等條件,並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籌碼。

一九一三年四月二十六日晚,袁世凱指派國務總理趙秉鈞、外交總長陸徵祥、財政總長周學熙等人為全權代表,未經國會討論透過,在北京東交民巷的英國滙豐銀行與英、法、德、俄、

日五國銀行團正式簽訂了“善後大借款合同”。

善後大借款合同簽訂後是這樣一幅情景:合同規定借款總額2500萬英鎊,年息5厘,債券九折出售,八四實收,期限47年;償還已到期的各種賠償、借款、墊款後,實際到手的僅760萬英鎊,而規定47年還清之本息竟達到6789萬英鎊;借款以鹽稅、關稅等為擔保,並附條件:借款期內,中國不得向五國銀行團以外的銀行團借款;借款的領款憑單須有外國稽核員簽押方能有效;中國聘用外國人參加鹽稅徵收事務等。

劉慶斌非常清楚,善後大借款正是孫文發動二次革命的導火線。二次革命國民黨也開創了武力革命的先例,為日後的軍閥政治埋下了誘因。就算徐世昌不發電報,劉慶斌也要儘量阻止此事,阻止不了也要儘量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

離開之前,劉慶斌找來瓊贛特區總督梁啟超和議長宋嘉樹,相互交流下一步的急辦事項。

“老梁,宋先生,北京善後大借款的事情你們也知道了,我必須要離開一陣了,很多事情就要辛苦你們二位了。”劉慶斌深為此時離開而感到歉意。

“劉公子,我們也幫不上什麼忙,還得讓你鞍馬勞頓,我們心裡過意不去呀!”宋嘉樹也覺得歉意。

“沒錯,你放心吧,劉公子,我們會盡最大努力把特區的事情辦好,絕不扯你的後腿。”梁啟超也附和道。

“特區剛剛成立,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咱們只能區分輕重緩急,一件一件去做!”劉慶斌點點頭,接著說道:“我覺得以下幾件事情是當務之急。”

“劉公子,請直言!”梁、宋二人齊聲道。

“第一,議會雖然透過了老梁和老張為正副總督,可是具體幹事的卻不能光靠你們二人。你們要迅速組建特區政府,公佈政府和各職能部門組成人員。有合適的直接任命,沒有合適的暫且空缺也沒關係,但要儘快把架子搭起來,讓各部門正常運轉起來,畢竟具體做事還要靠這些部門的人!”

“劉公子言之有理!”梁啟超早已經找來紙筆記了下來。

“第二,要迅速把法院建立起來,這樣就可以各司其職了?”劉慶斌思考了一下接著說道。

“劉公子的意思是三權分立?”宋嘉樹眼前一亮,他在美國生活多年,對美國三權分立制度瞭解頗深。

劉慶斌笑了笑:“現在還不好說,既然是特區,那就需要邊做邊完善,關鍵是先要把機構建立起來。至於是三權分立還是別的,要經過一段時間檢驗才行。我還是那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我們明白了,劉公子!請繼續!”

“第三,你們要創造條件讓凌晨儘快創立《瓊贛特區日報》,報紙要免費在特區內發放。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搞好了宣傳,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劉公子,你的意思是讓《瓊贛特區日報》在特區內起到像《迷津報》那樣的輿論引導作用?”

“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吧!以後,很多政府或者議會說的話,你們就不用直接去說了,可以透過報紙去說,這樣效果會更好!”

梁啟超和宋嘉樹點了點頭。

“第四,儘快論證制定出臺特區的第一部法律--《特區戶籍法》!”

“為什麼要把《戶籍法》作為第一部法呢?”

“因為我們所制定法律只在特區內有效,所以首先必須要明確法律的管轄範圍。考慮到人口流動的問題,我認為以常住人口為依據確定戶籍,是最好的辦法。”

劉慶斌說的很仔細,二人點頭表示明白。

“在制定《戶籍法》的過程中,要注意廣泛徵求意見,要考慮到各個方面的利益。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採取自願,不能搞強迫,不要出現還沒施政已失民心的現象。”

《抗日之白眼狼》 第八十章 離開特區(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