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四十二章 聖武皇帝的預言 (第1/5頁)

我是鍵盤傳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半夜時分,劉慶斌實在睡不著,他來到了院裡,望著天上的星星,心中暗暗犯愁:白狼戰士可以從日本抽調,武器可以花錢買,可騎術卻不是一天兩天能練成的。包括他在內所有的白狼戰士都沒有騎過馬,都得從頭練起。不會騎馬就去和蒙古叛兵作戰,那簡直就是自殺。

除了騎術,還有對地形不熟悉的問題也困擾著劉慶斌。不管是後世還是現在,劉慶斌都沒有去過外蒙古,儘管他記得外蒙古地圖的大致模樣,可是對行軍作戰卻沒有任何幫助,他必須要儘快熟悉蒙古的具體地形。

“納言叔叔,你說怎樣才能儘快掌握騎術?又怎麼能儘快瞭解蒙古的地形呢?”劉慶斌無意識地問伊賀納言。

“主人,我不知道!”伊賀納言老老實實地回答。

看著劉慶斌愁眉苦臉的模樣,伊賀納言說道:“主人,肯定會有人知道的,我們去問問知道的人,我們也就知道了!”

劉慶斌抬頭看著伊賀納言:“對呀,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

“劉公子,這麼晚了,有什麼事明天再說不行嗎?”睡眼惺忪的徐世昌穿著睡衣可憐巴巴地望著劉慶斌。

“徐大人呀,你看我都憂國憂民睡不著覺,你怎麼就能睡得踏實呢”劉慶斌也不回答,先是一頂大帽子扣了上來。

“劉公子,我投降,算我沒說!說吧,有什麼事!”徐世昌趕忙告饒。

“我需要找人瞭解外蒙古的情況,越熟悉越具體越好,最好是識字的漢人,不知徐大人你可認得這樣的人?”劉慶斌開門見山問道。

徐世昌思索了一會說道:“符合你說的這些條件倒是有一個人,他叫郭東辰,是漠北皮貨行的東家。不過他不在北京,而是在張家口!”

劉慶斌眼睛一亮:“徐大人,你說具體點!”

張家口是有著北方絲綢之路之稱的張庫大道源頭的貿易集散地。張庫大道是從張家口出發,通往蒙古草原腹地城市庫倫的貿易運銷路線。對蒙、對俄的大宗貿易幾乎被晉幫和京幫壟斷,但郭東辰是個例外,他是土生土長的張家口人。十來歲的時候,他就跟著商隊行進在茫茫高原戈壁,慢慢發展壯大。如今,郭東辰有了好幾支屬於自己的駱駝隊和馬隊,在蒙古草原乃至沙俄莫斯科的生意不亞於大盛魁等老字號晉商。郭東辰之所以能在晉商和京商之外崛起,最重要原因就在於他在蒙古草原中良好的信譽。有一次,郭東辰受託向一個蒙古部落運送磚茶,誰知因為雪災這個蒙古部落臨時轉場了。郭東辰按時運來了茶葉,無法得知其下落。按理說,郭東辰完全可以將茶葉賣於其他部落,所收定金也不予退還。誰知郭東辰竟然非要找到這個部落,兩個月後,郭東辰費盡千辛萬苦終於將這批茶葉送到了這個蒙古部落,可他的馬隊馬匹卻被凍死過半。那個蒙古部落的首領得知了事情的經過,非要賠償他的損失,郭東辰堅決不接受!他沒有多要一個大洋,按照原來的約定算清了茶葉的價錢,然後返回了張家口。僅這一趟,郭東辰的損失就超過了這批茶葉的十倍。自此以後,郭東辰在草原名聲鵲起,蒙古人都願意找他做生意,他成了草原最受歡迎的漢人!除了重信譽,郭東辰還樂於幫助有困難的蒙古人。行商這麼多年,他先後收養了無家可歸的蒙古族孤兒數十人。這些孤兒長大後開始幫他行商,有蒙古人做生意,草原人自然願意找自己的同胞。所以,儘管郭東辰很少出面,漠北批貨行的生意反而越做越好了。

“徐大人,明天我們就坐火車去張家口找這位郭掌櫃!”劉慶斌興奮地說道。

徐世昌一臉苦相:“劉公子,您這也有點兒太急了吧!”

“徐大人,我們這兒早行動一步,蒙古叛軍就少一分勝算。我們辛苦點兒算什麼呢?”劉慶斌義正辭嚴。

徐世昌一聽,忙舉手投降。

張家口,大境門內,漠北皮貨行內院。

“郭掌櫃,我們又見面了。”徐世昌似乎和郭東辰很熟悉。

趁他們說話的空當,劉慶斌暗暗打量起郭東辰:四十歲上下的年紀,健壯的身板,國字型臉上寫滿了滄桑,說話聲音洪亮有力,一看就是個彪悍的塞北漢子。

“郭掌櫃,我來介紹一下,這位公子叫劉慶斌,是袁大總統的客人,今天來到貴號,是劉公子有事要找你。”

郭東辰很詫異地看著劉慶斌,臉上不經意地閃過一絲揶揄:“久仰!久仰!劉公子”

劉慶斌從他的表情和話語中可以感覺出敷衍的味道,心知如果不來點兒真格的,像郭東辰這樣精明的生意人,絕不

《抗日之白眼狼》 第四十二章 聖武皇帝的預言(第1/5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