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頁)
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印度古代首屈一指的大詩人當然是迦梨陀娑。但是,正如*所說的,印度古代是沒有歷史的。這樣一個偉大作家的生卒年月,是糊塗一團的,學者們的意見分歧極大。根據我個人的看法,他生活在笈多王朝(從320年一直到大約6世紀)統治時期,是很可能的。他著述很多,但是最著名的是劇本《沙恭達羅》。我在本文中推斷,他大概生於三五零年至四七二年之間,也只能算是一個假設。
在對《沙恭達羅》進行分析時,我的認識和做法並沒能超出當時流行的水平,仍然是那一套老而僵化的教條。分析思想性時,煞費苦心地在字裡行間去搜求我並不十分了解的“人民性”,有時候難免有捉襟見肘、牽強附會之嫌。幸而我還說了一句:“詩人所著重描寫的還是國王豆扇陀和沙恭達羅之間的愛情。”這一點還能算是*不離十。在分析藝術性時,我頗費了一點力量,分析了迦梨陀娑的藝術風格;分析了沙恭達羅的性格,把她同《羅摩衍那》中的悉多做了對比;又對這一齣戲劇的結構形式做了細緻的剖析。在這一點上,我總算是稍稍超出了流俗。當時的許多中外文學史談作品時總是強調思想性,對藝術性則往往草草一筆帶過。
3�《〈西遊記〉裡面的印度成分》
中國著名的古典長篇神魔小說《西遊記》與印度神話的關係,多少年來在中國學者中意見就有分歧,有的學者主張是受了印度的影響,有的學者則否認此說。這個爭論集中到小說主人公孫悟空(孫猴子)身上。胡適、鄭振鐸、陳寅恪等主前者,而魯迅等則主後者。魯迅在他所著的《中國小說史略》中說:“明吳承恩演《西遊記》,又移其神變奮迅之狀於孫悟空,於是禹伏無支祁故事遂以堙昧也。”我不敢說孫悟空身上一點無支祁的影子都沒有。但是從整個的《西遊記》受印度的影響至深且巨這種情況來看,與其說孫悟空受無支祁的影響,毋寧說他受印度大史詩《羅摩衍那》中的猴子那羅、哈奴曼等的影響更切合實際。因為玄奘的其他兩個弟子豬八戒和沙僧,都能在漢譯佛經中找到根源,為什麼獨獨情況最鮮明的孫悟空卻偏是受無支祁的影響呢?這樣說實在過分牽強。無支祁的神話,除了在中國個別地區流行外,實在流行不廣,無足輕重。有的學者甚至說,《羅摩衍那》過去沒有漢譯本,難以影響中國。這種說法亦近兒戲。民間神話傳說的流傳,往往靠口頭傳佈,不一定寫成文章後才能流傳,這一點可以說是已經成為常識了。
我步先師陳寅恪先生的後塵,在漢譯佛典中找到了不少同《西遊記》中某些故事相類似的故事,影響之跡,彰明較著。對這個問題再加爭論,是“可憐無補費工夫”的。 。 想看書來
回到祖國(18)
4�《〈中印文化關係史論文集〉前言》
這雖然是一篇“前言”,但從內容來看,也可以算是一篇學術論文。我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糾正印度方面對中國友好的朋友們的一種意見。他們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印度是中國的老師,而在成立以後,則中國成了印度的老師。言外之意就是,在新中國建立前兩千多年的漫長時期中,中國只向印度學習,形成了一種“一邊倒”的現象(one…way traffic)。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從表面上來看,我們中國確實從印度學習了大量的東西,豐富了我們的傳統文化。但是,如果仔細研究,中國文化也傳入印度,並且產生了影響。只是因為印度不大注重歷史,找不到明確的記載,所以才產生了這種錯覺。
我舉的例子就是蔗糖的製造。中印兩國古代的製糖術在這裡用不著講。到了唐代,據中國正史中的記載,唐太宗派人到印度去學習熬糖法。這說明,在當時,印度的熬糖法,較之中國必有一日之長,否則就不會萬里迢迢派人去學習。但是,到了後來,在七八百年以後,中國煉製白砂糖的技術一定是又超過了印度,否則印度一些語言中決不會用cīnī(中國的)這個詞來稱呼白糖。類似的例子還可以舉出一些來。所以我說,中印兩國總是互相學習、彼此互補的,沒有什麼“一邊倒”的問題。
5�《〈羅摩衍那〉淺論》
這也可以算是一篇學術論文,它與下一年(1979)出版的《〈羅摩衍那〉初探》可以互補。本文首先介紹了印度古代文學的一般情況,然後談史詩文學,接著談《羅摩衍那》,緊接著對這一部史詩的思想內容進行了分析。今天看起來,這種分析還是老一套,沒有多少新意。然而它卻反映了我當時的真實水平,心中大有“覺今是而昨非”之感。勉強說有點新意的是我對書中主要人物形象
《季羨林自選集:我的心是一面鏡子》 第1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