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29章 如何建立現代社會(上) (第1/2頁)

時空寡頭koe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29章 如何建立現代社會

穿越眾在建國三十週年的慶典之後就開始減少出現在公眾視線中了,畢竟應該都是老頭子的他們還是那麼年輕還是會越來越驚世駭俗的。

基本上只在親友和私人場合接見一些必須和想見的人的穿越眾也開始更宅了,除了帶領科研團隊搞實驗就是組織共事幾十年的還能動彈下屬、學生和合作夥伴中的老夥計們出去旅遊之類的活動。

在幕後控制這個龐大帝國的運轉並不需要太多的精力,除了稽核五年計劃的大型專案和修改基本法律框架,根本輪不到穿越眾出面。

各自業務專精的徒子徒孫就能搞定一切,尤其是穿越眾手中名亡實存的一票否決權(最高權力機關就是有立法權的常委會,但是這個常委會的穿越眾之後的班子都是傀儡和傳聲筒,基本就是屬於打雜的,重要決策還是要看在經濟層面決定著眾多參議院議員身家性命穿越眾把持的國家最大的經濟組織——辰基集團董事會的常務董事會決議)一直都掌握在穿越眾手中。任何讓李基等人不滿的做法都會在最快的時間內變得讓他們滿意,參議院修改法律和制度的會議起碼有90%都是穿越眾提議召開的。

李基本來在這個時空打拼開始是為了自己的成功可以說是英雄境界,中間是為了改變民族淪落為殖民地命運這是行霸道王道即君王境界,到了領導帝國走到今天的時候就成為了推動世界進步和繁榮的聖人境界了。

一直把謀萬世和謀全域性放在首位的穿越眾按照先易後難的計劃一個個實現了發家致富、團隊建設、建功立業、開國建邦、天威遠播、民族復興的夢想。可是到了如今也遇到了難點。到底是尋求建立一個漢族文化為主體的多元文化世界還是就此統一全球直奔太空時代。

發展的極不均衡在帝國的心腹地區極為明顯。偏僻的西南城市郊區還處於剛剛進入使用土法堆肥的定居農耕生活,脫離刀耕火種沒幾年;而中原富庶的新興工業化城鎮已經進入去工業化的逆城市化程序了,十幾年前辦的紡織廠和機械廠全都搬遷到地價更低的衛星城甚至遙遠的外省三線城市去了。

幾個大都市的居民都用上可以直接飲用的自來水和天然氣灶具了,稍微不出名的二線城市還沒用上自來水和公交車。交通不便的地方大多連通行馬車和牛車的碎石路都沒有,窮困地區還是村民肩挑手抗的將山貨賣與收貨的貨郎。很多地區最近才知道帝國的疆域擴張到赤洲,帝國已經規定廢除了人頭稅和勞役,減免農業稅到每畝2元水平,各種個稅起徵點升到了元每年。訊息閉塞的地區出現了很多村子裡長收了多餘的稅退稅難的事,不是他們貪心。而是錢都花在了村民醫療、住房和教育上了。基本沒有多餘的可以退,於是上級財政還要按照稅單轉移支付專款用於退稅。

在制度上,帝國雖然已經在破舊立新的建國時期非常靠近近現代西方國家的強人政治體制了,但是遠未達到現代的民主政治和多黨政治水平,原因很簡單,經濟水平還不容許。

代表各個階層利益的政黨已經出現,但是還沒有建立很好的組織和內部制度,而且他們幾乎都很難進入政府和參議院。穿越眾控制的參議院成員都是利益捆綁的新貴族和大資本家,他們才擁有巨大的聲望和號召力集中選票資源,只有他們才有財力物力到處演講拉選票。就像英國都鐸王朝(注1)這三十年就是宋代封建專制政體向近現代的君主立憲制多黨內閣民主政體轉型的過渡期。穿越眾的集體領導就是強人政治的典型代表。也是工業化需要的背景。

竭力的放手權利會導致低效率的內鬥和分裂,竭力的集中權利會導致腐敗叢生。所以穿越眾也不免陷入一放一拉的迴圈,累了就放手不管幾年,閒了就火力集中的搞幾年,所以在不同的穿越眾主政的時候,其偏愛的行業和領域總是能得到更多的資源和政策傾斜。國家的發展也在一輪輪行業競賽中一日千里。

科技已經不是制約發展的主要因素了,穿越眾內部最前沿的領域已經推進到超大規模積體電路和人類基因組破譯的水平了,制約經濟的還是歸結到人口和規模經濟的擴張受制於人才儲備不足和起點太低上。中國改開前再怎麼說也有8、9億人口。成為世界工廠也只是技術和建設速度問題,而沒有等前幾個五年計劃鋪墊和繁榮的20世紀後期十幾億歐美髮達國家世界外部市場的大宋要想飛速增長就囧了。沒有數學和現代義務教育體系和常識教育環境培養出來的高素質勞動力,各個基本工業的工廠都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培養進入工廠的農民工成為熟練技術工人,簽訂如同賣身契一樣的僱傭

《第一日不落帝國》 第229章 如何建立現代社會(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