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一十一章 破產永遠都是源自貪婪 (第1/2頁)

時空寡頭koe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顯然,一個擁有健全的現代制度的銀行和充足的人才儲備的大型混業經營金融集團在資本運作和融資能力上起碼是連封建票號都不如的皇家銀行的百倍以上,在風險控制和盈利專案管理等各個領域的差距簡直就如同成年人和嬰兒的差距。

陳冠先負責的金融集團幾乎將後世的所有金融業務和行業都開發出來,銀行、保險、證券、信託、風投、期貨等等所有現代社會具有的先進位制度和金融產品都搞出來了。部分生產力水平還用不上的先進的金融產品(指數期貨、期權、槓桿化的金融衍生品、結構化的組合資產交易等等)僅僅在集團內部小範圍使用和實驗,並沒有大範圍和銀行的儲蓄、貸款、分期付款之類的基礎業務一起推廣。

只要在辰基集團內部工作過的職員除了終身的人壽保險和各種公積金之外,都可以領取免費的職業技能培訓聽課券,只要能夠透過考試,就能得到集團內部任何一個空缺的職務,這種激勵和內部升職機制鼓勵員工學習各種專業技能和高階職稱。

很多關於設計新的金融產品的方案都是在這種激勵制度下誕生的,穿越眾選取的最好的一套方案就是五年內促使皇家銀行發行的鈔票市場價跌到初始值(面值)的20%,趁機在決戰到來前持有皇家銀行所有發行鈔票的80%以上,然後以最大債權人的身份逼迫趙宋皇室接受所有穿越眾提出的條件,讓穿越眾徹底成為大宋帝國的主宰。

在決戰日之前,如何緩慢的在不引人注意的前提下掏空皇家銀行的準備金金庫,讓所有皇家券變成廢紙符合穿越眾的短期利益,但是不符合長期利益。因為皇家券的主要使用者和儲備者並不是穿越眾的敵人和死對頭,而是相信皇家信用的百姓和商戶,這些人中有很多都是穿越眾的合作伙伴和員工的親屬,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不是穿越眾的風格。

皇家銀行的鈔票面值比較大,1貫足陌的元祐通寶銅錢可以換到20元皇家銀行券(後文簡稱皇鈔),鈔票的種類為圓角分三類十五種,一元相當於50文銅錢,一角相當於5文,一分相當於半文錢。1、2、5分的鈔票都是小額零售買賣使用的毛鈔,比較粗糙。1、2、5角的鈔票就有偽造的價值了,因此使用了水印和套色印刷等防偽技術。1、2、5、10、20、50等票印刷精美,使用了更多的防偽技術。100、200、500元的鈔票一般不常用,一般作為大宗買賣和銀行之間記賬轉賬使用。

為了按部就班的實施計劃,穿越眾在元佑七年的臘月,洩露的20%準備金發鈔也沒什麼危險的機密讓皇家銀行的股東們激動了,在意料之中的威逼利誘下,穿越眾同意了皇家銀行也可以按照20%準備金發行皇鈔的計劃。

到了元祐10年,皇鈔的發行量就達到16億元,名義準備金8000萬貫,實際上庫存的金銀銅硬幣準備金1600萬貫。這多出來的12.8億在皇家銀行信用破產前擁有巨大購買力的鈔票何去何從?自然不可能分給股東回家買菜,購買消費品和生活用品就是浪費,權貴股東們根本想都沒有想過。手中握有大量鈔票的權貴們在穿越眾的引導下,將手中的的鈔票投到了風險極小的國債、土地和收益率極大的朝陽產業的股票和可轉債上。三司拿到皇家銀行購買國債的鉅款之後自然有樣學樣的投資基建,辦起官方背景的大量貿易公司和企業,強化專賣機構等與民爭利的老三招。各地掌握在穿越眾手中的荒地在投入資本改良為上等良田之後,也順利的賣給了的貪心的股東們。手中掌握的大量賺錢的製造業和貿易公司的股票,也透過新京的股票交易所大宗交易平臺交割給了這些股東。

表面上看,穿越眾吃了大虧,損失了大量優質資產,換回了一堆不能變現的廢紙。實際上,到了關鍵時刻,這些皇家銀行的皇鈔都是趙宋皇室的催命符。

高太皇太后即使沒有學過現代金融知識,但是她明白負債不能大於資產的淺顯道理,很明白破產的危機和後果。因此一直不同意降低準備金比例,定下了死命令,絕對不能低於穿越眾的辰基銀行準備金比例。

元祐12年的大暑,在皇帝和眾多希望她死去的權貴殷切的詛咒中,高太皇太后終於死了。即使在穿越眾大量保健品和羊胎素的支援下,高太皇太后還是沒有挺過67歲這個生日。

哲宗親政之後的第一件事不是治喪,而是釋出一系列人事任免和調動。原因很簡單,皇帝親政自然要將所有權力收回集中。原本在高太皇太后和眾多宰輔重臣的支援下,沒人敢動穿越眾,現在穿越眾在朝廷內部最大的後臺倒了,一幫老的不能上朝的宰輔早就該回家啃

《第一日不落帝國》 第一百一十一章 破產永遠都是源自貪婪(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