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修復奇觀的價值 (第1/3頁)
時空寡頭koe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共和曆1943年,張博到達了老師們指定的考古地點,理所當然的發現了婆羅浮屠。.作為佛教研究的權威人士和狂熱分子自然開始了廢寢忘食的考古和修復工作。
婆羅浮屠是作為一整座大佛塔建造的,從上往下看它就像佛教金剛乘中的一座曼荼羅,同時代表著佛教的大千世界和心靈深處。塔基是一個正方形,邊長大約118米。這座塔共九層,下面的六層是正方形,上面三層是圓形。頂層的中心是一座圓形佛塔,被七十二座鐘形舍利塔團團包圍。每座舍利塔裝飾著許多孔,裡面端坐著佛陀的雕像。佛塔的建築材料是取自附近河流的約5萬5千立方米石料。這些石料被切成合適的大小,由人工運至建築地點。石塊之間用榫卯連線。建築完工之後工匠們在石塊上刻下浮雕。佛塔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統,以適應當地的暴雨。為防積水,每個角上都有裝飾著滴水嘴獸的排水孔,整座佛塔共有100個這樣的排水孔。
婆羅浮屠和其它同類的建築有很大的差異。它被建於一座山上,而不是平地。不過建築工藝和爪哇的其它廟宇相似。由於它的實心結構和類似金字塔的造型,人們起初認為婆羅浮屠是一座舍利塔,而不是廟宇。舍利塔的目的是供奉佛陀,有時也僅僅是一種虔誠的標誌。而廟宇則是在房屋中供奉佛陀,並且給信徒參觀朝拜。然而從婆羅浮屠的精心設計和建造來看,它事實上是一座廟宇。婆羅浮屠的臺階和走廊引導信徒們拾級而上,直至頂層。婆羅浮屠的每一層都代表著修煉的一個境界。信徒們的朝拜路線裝飾著象徵佛教大千世界的各種圖案。
爪哇的民間傳說認為gunadharma是婆羅浮屠的建築師。人們對他所知甚少。他在建造過程採用的基本長度單位稱為tala,是指人臉上從前額髮際到下頜底部的距離,或者是儘量伸展拇指和中指時兩個指尖的距離。顯然這樣的長度單位因人而異,但佛塔的度量十分精確。1977年的一次統計發現佛塔各部分經常形成4:6:9的比例。隨後人們在附近的佛教廟宇發現了同樣的比例。考古學家猜想這一比例具有曆法、天文和宇宙觀的意義,就像柬埔寨的吳哥窟。
從垂直方向上我們可以將主要建築分為塔基、塔身和塔頂三個部分。塔基是一個邊長為123米的正方形,高4米。塔身由五層逐漸縮小的正方形構成。第一層距塔基的邊緣7米,然後每層以2米的差距縮小,留下狹長的走廊。塔頂由三層圓形構成,每一層上建有一圈多孔的舍利塔,三層的舍利塔形成三個同心圓。正中是一座主要的圓塔,圓塔的頂端是整座建築的最高處,離地35米。婆羅浮屠每一邊的中間都有入口,總共有32只石獅子看守著四個入口,每個入口都有臺階通向塔頂。佛塔的主入口在東邊,浮雕上的故事從這裡開始。山坡上有臺階通往山下的平地。
佛塔的三個部分代表著通往佛教大千世界的三個修煉境界,即: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塔基代表欲界,五層的塔身代表色界,而三層圓形的塔頂和主圓塔代表無色界。色界的細緻裝飾的方形在無色界演化為毫無裝飾的圓形,象徵著人們從拘泥於色和相的色界過渡到無色界。
“信奉大乘佛教的夏連特拉王朝這個曾今征服訶陵國、遠征真臘、統治佔婆大帝國建起婆羅浮屠這個奇觀之後就被溼婆教的老對手鹹魚翻身打敗了?
你說是因為類似始皇帝修長城,隋煬帝修大運河一樣耗竭民力修建婆羅浮屠導致民心盡散的內憂外患滅亡了夏連特拉王朝,還是巴塔潘親王太逆天,一下子英明神武的幹掉了曾經壓著打對手?”
“要搞清楚這些不難,只要你搞清楚這個夏連特拉王朝的來龍去脈就好了。
婆羅浮屠是夏連特拉時代最偉大的建築。一般地說,能夠為後代留下這千年不朽之偉大建築的時代,一定是個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的時代。可是,正如趙守忠院長所言,夏連特拉王朝“來得突然,去得也突然’’。關於這個王朝,人們瞭解得實在太少了。發現這個奇蹟三年來,學者們從婆羅浮屠本身眾多的佛雕、佛塔、佛龕上,從婆羅浮屠周圍出土的石刻碑銘中,從印尼本國及四鄰國家(包括中國)的歷史文獻裡,追尋著蛛絲馬跡,力圖理清這個王朝的來龍去脈.
有的學者苦苦研究後得出結論:夏連特拉本是爪哇一個崇尚佛教的王族,它興起之後,滅古國訶陵,250年前又控制了蘇門答臘為統治中心的強大王朝——室利佛逝,於是聲勢大振,威揚四海。就在這時,它動用數十萬人,修起了這座宏偉的建築。這是一座佛教建築,帶有爪哇本地祖先崇拜的色彩:在佛陀生活的環境中,
《第一日不落帝國》 第175章 修復奇觀的價值(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