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13章 成績的價值 (第1/3頁)

時空寡頭koe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13章 成績的價值

自從橡膠股票風潮過去之後,元氣大傷的國內反對派幾乎在上層銷聲匿跡,穿越眾大權獨攬之後自然更加肆無忌憚的大搞雙軌制經濟體系。在國內除了物流和批發零售產業,所有的製造業和原料工業都採取了高度集中的康采恩聯合體作為組織核心的計劃經濟體系。高度的資源和資本集中讓穿越眾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紙面上的技術和工藝流程具現化的難關,同時也將股份制和期權激勵根植到每個組織內部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庭成員心中。

在風潮過後的三年內,帝國境內的所有農工業產量資料指標都實現了50以上的增長,增長最快的電解鋁都超過%(幾乎只有實驗室產能的電解鋁開始上專案自然產能增速驚人)。發電量超過1000萬度,佔世界總產量的100%,化石能源(主要是煤)超過500萬噸標準煤,佔世界總產量的98%。

諸如生鐵、鋼和成品鋼材、水泥、精煉銅、化肥、玻璃和木材都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在滿足國內旺盛需求的前提下還有部分可供出口。

至於船舶總噸位和公路總里程則超過預期,達到了600萬噸和1萬公里的跨世紀水平。就一個船舶總噸位就完爆所有其他國家了,這個數字相當於帝國意外所有國家船舶總噸位的8倍。棉紗產量:20萬噸,同比增長17。5%,佔世界份額的70%;布產量:8億米,同比增長46。2%。黃金產量:30噸,同比增長8。57%,世界第一;

糧食產量4000萬噸,肉類產量300萬噸。禽蛋產量80萬噸,水產品產量512萬噸;蔬菜產量3800萬噸,水果產量1000萬噸,油料產量310萬噸,白糖產量12萬噸, 菸草和可可咖啡之類的嗜好品產量不過2000噸,僅僅只是作為少量供應軍隊和上層的特供。

這些純粹的數字不能說明什麼。但是華夏帝國的整體實力毫無疑問的足以碾壓一切同時代地球上的其他文明瞭。

再看看細節。在最基本的社會結構——家庭內部,極高的生產力也造就了遠遠高於世界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的身體狀態。

一個在碼頭當搬運工的文盲苦力,一年掙的錢可以養活故宋100個福建山區的佃農。糧食價格的快速下滑雖然影響了很多地主和依靠實物租稅生活的階層,但是種一畝田的收穫則增長的更為快速。

原來普通的稻田種的是原生態的本地稻種。雖然經過千百年的精心選育,也不過200到300斤一季稻穀的收穫,但是使用了的購買的口感更好的香米稻種和化肥農藥之後,產量不禁增加了2、3倍,產值也提高了幾倍。原本自留的種子和一點有限的人畜糞便和草木灰做的堆肥雖然廉價,下點用完了還能再生的死力氣等成本又如何,其產品不適合商品化,自己吃和交租都不夠;但是換成租借小型農機、使用現代的化肥、農藥、管理技術成本化肥不過增加50%,可支配收入增加幾十倍。(簽訂和合作社統購統銷技術合作的協議就可以發財了。原來扣除租子和口糧。剩餘的收穫物簡直可以無視,現在多出幾倍的餘糧包銷給合作社就能消費合作社出售的工業品和金融品了)

不用說種植商品化的蔬菜水果的農戶了,這些土地都是和白銀海(注1)一樣的資本。那些下海捕魚和捕鯨的船隊的人均收入更加可觀。

帝國的農業就這樣遠遠不斷的為工業化提供原料、資本、購買力和市場,可以這樣說,工業化的所有成本都被穿越眾以極高的手段分攤到了每一個可以分攤的物件身上。從而避免了計劃經濟對國內農民的殘害和市場經濟對國內工人的壓榨。透過提高農副產品價格維持內需,透過虛擬經濟市場創造購買力和吸納超發貨幣,透過出口和投資維持工業品價格,透過高效管理和低稅收保持資本家利潤。

在電氣化革命之前,帝國就進入了標準的帝國主義時代,跳躍性的度過了自由市場和商品輸出階段,直接進入壟斷市場和資本輸出的階段。利用政府的權威,製造一批壟斷資本家根本用不了20年。而深有體會的穿越眾用起宏觀調控的手段去把合作伙伴變成壟斷家族毫無技術難度。

在石油時代來臨之前,世界上最有錢的富人無一例外的都是靠著權利斂財的高手。東方的主要是帝王和壟斷某一產業的皇商(十三行的伍秉鑑、紅頂商人胡雪巖、私吞國有資產的盛宣懷、壟斷外貿的沈萬三、揚州鹽商階層,山西晉商階層都是這樣的出身)或把持財政的官員(所有過千萬身家的官宦都是,例如、呂不韋、和珅、嚴嵩、鄧通、劉瑾、蔡京)。而西方也差不多,美蒂奇家族、羅

《第一日不落帝國》 第213章 成績的價值(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