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20章 城市病防治的始末 (第1/3頁)

時空寡頭koe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20章 城市病防治的始末

時間回到1950年的新年首次會議。

“我們現在制定的規劃是不是太浪費了?所有人口超過10萬人的城市和居民點都要修建配套的共同溝和八車道的主幹線、6車道的普通街道?就算我們的工業產值超過了農業產值5倍也不能這麼浪費吧!”劉欣心疼剛剛到手的200億國債還沒捂熱就要花出去,擺出明知道遠期收益巨大也不同意,要拖延到死的決心。

“我也不說廢話,直接投票表決了,作為提議人,首先投票,大家可以按投票器了。”李基也不廢話,直接走流程開始投票,只要參議院投票有四分之三的人透過,這項議案就會開始實施。

“我反對,還沒有充分討論1個小時的時間,這項200億的超大預算案怎麼就開始投票了,你難道想無視預算稽核法嗎?”白佳擺出一副衛道士的嘴臉。

錢進笑了,“矯情,誰不是知道你怕議案透過之後會佔用你的外交預算,今年的財政增速足夠你的擴編了,放心,餓不著你。”

“這樣啊,那就表決吧!我無所謂.”白佳馬上撤了。好不容易看到能支援自己省錢的盟友,但是看到白佳在滿足自己要求之後馬上縮回去了氣的跳腳。

“我們要建立的工業化城市絕對不能再犯過去同樣的錯誤,資源過分集中才是工業化過程中導致地域發展不均衡的根源。工業化的核心就是城市化。沒有城市化就沒有工業化。我們要的不是速度,也不是無盡的煙囪,我們要的是好和省。好就要全面、環保、耐用、有超遠的眼光和規劃。省就是類似共同溝這樣的一本萬利的工程要多上馬,類似舊城區改造之類的要儘量少出現。城市規模要限制在100萬人口以下,杜絕出現超級都市,大力發展衛星城和中小城鎮才是化解城鄉差距的王道。

為什麼幾乎和農業國沒什麼區別的新中國在蘇聯援華之後能快速進入工業化,建立一個連衛星、原子彈都能搞出來的工業體系?之後的幾十年中飛速發展的結果卻不能提供一個能夠容納這個體系產能的市場?就是不均衡的結果,就是把資金浪費在無休止的基建和技術引進上不去消費的結果。

劉大管家最精明瞭,他不肯花錢在這些市政工程上只不過就是想吧這些前所未有的資源和許可權統合在國資局旗下。而不是分給那些沒有遠見和大局觀的地方政府官員。對吧老劉!”李基既點破了劉欣的想法又給他找了一個臺階。

“也是啊,我們現在不可能把這些分散在幾百上千個城市的市政工程從頭拿到腳,我們的建築集團和承包市政工程的各地公司也不可能同時吞下這麼巨大的蛋糕。乾脆分一部分出去,建好以後的收益還本付息之後的盈餘就劃到國資局名下,一應問題的處理和管理許可權也都交給國資局算了,我們看著那個只擁有一大堆不值錢的荒野和被穿越眾圈地買礦之後剩下的新徵服地區的原始荒原、雨林等資產實在感覺寒磣的很。

總要給點值錢的資產給這個部門啊!利潤穩定但是較低的市政工程說的好聽的點是‘城市的良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好聽就是沒有利潤的垃圾資產。但是垃圾資產也是資產,還是可以算進資產負債表的抵押物嘛,我們為了不影響帝國政府的信用,總不能把政府的資產搞得太少估值太低嘛!”白佳附議到。

這次會議的中心就是建立一個合理的城市化計劃,但是穿越眾總是喜歡歪樓歪到砸錢的手段和目的上。

“我們沒有製造經濟危機的必要性了,雖然過去發生過我們控制下製造出來的橡膠股票泡沫和危機,但是這次完全沒有必要再次製造一次房地產泡沫了,我們製造危機只是為了打擊潛伏在野的那些前朝遺老和心懷前朝的那些野心家和門閥。這次搞城市化一定會出現泡沫的論斷是不是你要故意引導我們陷進去的陷阱啊,老錢!”孫昌指著城市化計劃報告的泡沫警示那一頁問道。

“這個真沒有。危機的根源不是我們,而是剩餘資本的流動性內在需求決定的,沒有無數的泡沫,哪有容納與日俱增的海量剩餘資本的池子?經濟體發展到一定水平100%會出現泡沫的,這是市場經濟的鐵律,除非你實施計劃經濟,把所有剩餘資本用於生產資料消費去搞絕對平衡,否則資本家控制經濟體總會有一部分剩餘資本停在賬戶上無法消費,造成社會總購買力和社會總產能有缺口。這個缺口就是一切危機的根源,不是靠分期付款和虛擬經濟注入流動性就能抹平的。我們引導這些剩餘購買力去買市政工程建設債券和國債有什麼問題?你引導的好就是功德無量,引導不好也不過是沒有

《第一日不落帝國》 第220章 城市病防治的始末(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