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貝都因人的好日子 (第1/4頁)
時空寡頭koe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阿拉伯半島西部較高,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呈階梯狀。西部為希賈茲(漢志)--阿西爾高原;南段的希賈茲山脈海拔3000米左右;中部為納季德(內志)高原;東部是平原。半島西南角土地肥沃,宜於耕種。葉門氣候宜人,物產豐富,農業發達,素有“阿拉伯樂園”之稱。半島內的平原和部分高原被沙礫覆蓋,沙漠約佔全部面積的1/3。無常年河流,雨季和山洪暴發時,山谷積水成河,天晴則乾涸無水。半島地處熱帶和亞熱帶,西部高原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東南部沿海地區有部分高地屬於薩瓦納氣候(熱帶稀樹林草原氣候)。其他廣大地區為熱帶沙漠氣候,普遍酷熱乾燥,四季氣候及晝夜溫差顯著,夏季白天最高氣溫達60度左右,烈ri炎炎,熱浪滾滾,酷熱難忍。降水量較少,西部沿海地區和山區,年平均降水量達500~1000毫米,西北部平均降水量為25-400毫米,阿拉伯高原年平均降水量低於100毫米以下,沿海地區降水在10月至次年5月之間。大部分地區冬季刮乾旱熱風。風源來自西亞南部和北非的熱帶氣團,常使氣溫在幾小時內上升20度以上,給農作物生長和居民生活帶來嚴重危害。農田灌溉和居民飲水主要靠地下水。
阿拉伯半島緊接亞非兩洲,地當交通要衝。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半島西南的葉門曾是東西方海上貿易的樞紐。半島兩側的紅海和海灣,連通埃及和肥沃新月地帶,形成一條重要的東西交通的天然走廊。為了更好的控制這塊未來的石油王國和戰略要地。穿越眾看上了一直處於貧窮的部落狀態,沒有建立du li國家的原住民貝都因人。
阿拉伯整個歷史過程中,甚至包括外國人統治期間,支配其他社會階級的是武裝的zi you部落民,無論他們是遊牧民或綠洲居民,在高地定居的農民或靠海謀生的水手、商人和海盜。蘇丹、埃米爾和舍赫從部落中遴選,他們必須善待部落成員以獲得其支援。不過先知穆罕默德的後代賽義德和謝里夫在社會等級中處在所有其他人之上。他們有時作為jing神領袖實施神權統治。
貝都因人是阿拉伯的原住民是不同於那些富有的城市定居親戚的遊牧民部落成員的統稱,屬於閃米特人的一個分支,和猶太人屬於同一個祖先。貝都因人一般生活在沙漠、荒原、丘陵和農區邊緣地帶。貝都因人靠飼養駱駝為生。他們按季節和固定路線進行有規律的移動。每次遊牧距離常在1000千米以上。在農區邊緣地帶度過最炎熱、乾旱的季節。參加集市,出售畜產品或採集香料 ,買回椰棗、食糧 、手工業品等必需品。每當雨季到來、沙漠水草生長之際,他們便向沙漠深處進發。
內志在此時的世界版圖上亞洲唯一的一塊除了北亞的無主之地。這無主的土地就是沒有被主權國家有效統治的原始部落領地和無人區。自古以來在定居居民(al-hadar)。同稱為貝都因的遊牧部落或放牧部落之間存在著對立,雖然在定居部落中也有一部分人過著遊牧生活。在葉門,阿拉伯半島西南角肥沃的土地上居住著該半島1/3以上的人口,在城市居民同大部分居住在村莊的武裝部落(qabilis)之間也存在著敵對情緒。阿拉伯半島除了法蒂瑪統治的麥地那麥加一帶就是亞丁灣北岸到北緯25度(和所羅門王國的邊界)屬於阿拉伯人統治之外,其他的地方都屬於華夏帝國的盤中餐了。
所羅門王國就是華夏帝國一手扶植起來的一賜樂業人國家,佔據了正在施工的蘇伊士運河以西的土地,幾乎奪去了三分之一的法蒂瑪埃及的國土,名義上是十字軍建立的聯合王國。實際上就是類似以sè列之於美國的關係。
而波斯高原和西亞的巨無霸——塞爾柱帝國也全靠華夏帝國的貿易延續著危機四伏的生命,自從明主賢相穆厄佐丁.阿布.法塔赫.馬立克肖.哈桑.本.阿爾布.阿爾斯朗(馬立克肖)和哈桑.本.阿里.本.伊斯哈格.圖西(尼扎姆.穆勒克就是王國的紀綱音譯蜚聲於當時政界)相繼去世之後。繼任的洛克努丁.阿布.穆扎法爾.勃勒凱亞洛格.本.馬立克肖這個第四位塞爾柱君主毫無帝王氣象,全靠華夏帝國的支援才能壓制住國內各地的野心家和其他王子的蠢蠢yu動。
所以這塊無主之地除了法蒂瑪埃及這個被穿越眾力挺的所羅門王國打得節節敗退可以忽略的因素之外,最大的不可控因素就是貝都因人自己對華夏帝國的看法了。貝都因人酷愛zi you而不受約束的生活,豪俠行為是遊牧部落衡量每個人道德的最高標準。阿拉伯語“姆魯族”一詞的意思極勇敢、好義、為氏族利益勇於衝鋒陷陣,不惜犧
《第一日不落帝國》 第250章 貝都因人的好日子(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