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83章 學術精英的政壇之路(上) (第1/2頁)

時空寡頭koe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時間到了1946年的時候,帝國官方公佈的資料顯示,建國後因為開疆拓土圈佔南洋島嶼和土地而授爵的新貴族成為佔了所有新貴族的大半。.在低階貴族中佔到了70%,伯爵以上的中高階貴族也佔到了50%。

因為發現新大陸(澳大利亞)並且移民十萬建立20個沿海據點而被封為世襲罔替的王爵的鎮南王張俊。出身辰基書院的他精通地理學,拿到地理學碩士學位之後,幫助蘇頌建立30個覆蓋全國的觀測站,測量出了地球經線長度和軸半徑,為了編制共和曆,他創制和改進了簡儀、高表、候極儀、渾天象、仰儀、立運儀、景符、窺幾等十幾件天文儀器儀表;,進行了大規模的“四海測量”,測出的北極出地高度平均誤差只有0.35;新測二十八宿距度,平均誤差還不到5;測定了黃赤交角新值,誤差僅1多;取回歸年長度為365.2425曰,與現今通行的公曆值完全一致。

受到穿越眾器重的他自然升官發財很快。但是他不甘心止步於拿到辰基獎,還想在政治地位上達到和學術地位一樣的高度,於是辭職下海棄官從商。

沒想到精通天文和氣候的他開闢了幾條暴利的航線,一夜暴富之後得知在遙遠的赤道以南還有很多島嶼,從而聯想到可能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塊大陸;結果他散盡家財,招募了大批的船隊順著小巽他群島向東南航行。發現了帝汶島之後繼續航行,終於在1944年臘月發現了新大陸。

隨後的一年中移民據點慢慢的覆蓋新大陸沿海的地區,這片大陸輪廓被完整測繪出來。1945年,在後世的澳洲珀斯的坎寧頓鉛鋅銀礦也被發現了。1946年上半年就產出了1噸白銀,相當於一年可以產出40萬元的銀幣,這塊礦還能繼續增產,說不定用不了多久就能達到200萬的年產值。深知這塊寶地價值的穿越眾立馬在瘋狂炒作下的最新市場價7百萬的基礎上溢價500%買下(為什麼穿越眾自己不圈好這塊地?因為穿越眾不差這點錢,就當是獎勵張俊的辛苦錢了)。一下子張俊所有的探險移民投資成本都回來了還賺了2000%的利潤,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王侯鉅富,年紀還不到25的年輕後生一下子成為了鑽石王老五。

暴富的他沒有沉寂,繼續活躍在南洋掘金,礦業讓他致富,但是不能讓他躋身中央的高階官員和決策層,他下定決心在南洋走政治路線進入高層,而不是商業路線成為僅僅在自己產業內部有發言權的新貴族。他制定了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成為一個南洋地方的實權官員,第二步透過飛速的發展獲得政績成為大區總督級別的省部級高官,第三部在進入國內擔任競選上位的職業政客——參議院議員。

南洋被劃分為四個總督區,呂宋總督區、渤泥總督區、香料群島總督區、新大陸總督區。穿越眾為了更好地管理南洋併入的諸多區域,將後世菲律賓和關島、帛琉、馬里亞納群島全部劃到呂宋總督區,協議買下了室利佛逝在婆羅洲的地盤之後,將整個婆羅洲劃為渤泥總督區。剩下來的所有東南亞無主權國家實際佔領的島嶼包括巨大的伊裡安島都劃到香料群島總督區。後世的整個澳大利亞包括南太平洋諸島都劃為新大陸總督區(地區上空白的區域屬於為探索地區如果發現新的陸地和島嶼需要在帝國地理學會遞交詳細資料才能加印在地圖上。穿越眾已知但是未公開的圖冊內早已安排好了)。

各個行政區按照人口、城市的數量和質量分配參議院(參政議事會改稱為參議院)議員席位,過20萬的大城市一個席位,每個省、自治區、直轄海外領地、殖民總督區每一百萬人口一個席位,不足百萬的最少一個。這群人才是這個國家的實權人物,擁有最高的立法權和決策權。參議院下屬的各個委員會屬於技術部門,對每個相關自己職權範圍的議案複議審批投票決定是否透過。議員可以是省級以上官員、不論世襲還是減等、終身伯爵以上等級的貴族、全國級別的重要行業協會的副會長以上級別的商人或帝國學術大會成員。

這四種身份雖然都可以成為參議員,有的人還身兼幾種身份,但是按照每十年改選三分之一的規矩,不知道這輩子能不能在成百上千的高階官員和貴族中脫穎而出成為議員,殖民地總督肯定是議員,但是一年也回國不了幾次,遠離中央的結果就是不可能成為常年在中央工作的各個實權委員會做事的常務議員,在帝國的影響力自然遠遠比不上中央的大佬們。

實際上選誰當議員的權利一直都掌握在最高委員會的15個穿越眾身上,他們雖然常年不在中央,而是在各自沉迷的領域搞教學、科研、管理、經營,但是這項最高的權力

《第一日不落帝國》 第183章 學術精英的政壇之路(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