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章 全球繁榮的根基 (第1/3頁)
時空寡頭koe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81章 全球繁榮的根基
帝國現在已經進入了徹底的和平,無論是地區衝突和區域性戰爭都消失了,就連英法百年戰爭這樣的大勢都被終結了(得益於兩國王室的新聯姻關係和蘇格蘭愛爾蘭兩國合併給英國帶去的補償,戰爭被一系列的合約終結了。後面章節將會介紹詳細的內容)整個世界一片和平。外患沒有了自然就要看看內患。帝國有內患嗎?顯然是沒有的。
國家境內外的問題都解決了,那麼平穩的運作下去就是政府的唯一追求了,升官發財就只能慢慢的熬資歷和按部就班的工作了,想什麼依靠戰功和政績突出加快升官發財的速度只能是屬於那些有魄力膽識的強勢人物的辦法,而那些弱勢人物溜鬚拍馬攀龍附鳳的古典時代手段渠道統統都被制度和監督堵住了。
盛世自然而然的在內外環境十分穩定的情況下出現了,這不僅僅出現在華夏帝國境內,整個世界都迎來了黃金的時代。
不論是歐洲的幾個“大國”還是赤洲的瑪雅聯合王國(即將改組為瑪雅王國,最大的瑪雅潘土王徹底搞定了其餘城邦的權貴,建立了一套虛封實職的政治體系,偷換概念的讓這些權貴交出地盤的治權和武裝力量,成為各自地盤文官和軍官,然後讓出瑪雅潘的文武官員的位置,用富庶的都城吸引胸無大志的權貴前來定居,無恥的抄襲路易十四的大招,然後讓那些不放權的權貴領著財政發放的薪資擔當城市官員,一旦這些官員犯了錯就會失去職務,這意味著中央權力擁有了人事任免權。關鍵在於讓他們交出武裝,職務贖買和薪資發放收買中下層軍官和士兵。煽動被剋扣軍餉士兵殺掉那些反對派和不開眼的軍官,種種措施之後權力就被集中到了可可姆家族手中)和奇穆王國都成為了非常強勁的經濟增長極。
它們非常佔主場優勢地區資源(瑪雅的熱帶經濟作物、木材、石油,奇穆的硝石、銅礦、銀礦)讓華夏帝國的投資和合作專案取得了遠遠超過境內的投資收益。
是不是和平的環境就能帶來繁榮呢?加上資源豐富呢?看看以色列吧。
華夏帝國一直處於擴張狀態的現實讓國人的勞動力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很多投資這些國家和鄰近三級國土的專案獲取超額利潤的根源還是來自這些國家相對於移民廉價充足的勞動力供應。這些國家不僅僅讓不值一文的富餘勞動力換區了大量外匯和進口商品。還極大的提高了本國的經濟地位和勞動者技能水平。
對內對外的大規模單純商品傾銷時代在建國之後開啟各國國門僅僅只持續了5、6年就變成了資本輸出和技術出口了。原因很簡單。帝國的急速擴張讓領土超過了世界的大部分面積,全世界所有的貿易市場有80%到90%都是國內貿易額。對外的傾銷僅僅只是為了剪羊毛,實在是剪不了多少羊毛,停留在石器時代的瑪雅和奇穆與停留在封建社會小農經濟的歐洲與中東盟國能提供多少羊毛呢,一個進入資本主義萌芽的初步工業化的呂宋群島殖民地僅僅依靠出口經濟作物和礦產進口工業機械和日用消費品就能提供這些盟國貿易額的總和。
帝國對外的商品傾銷很快就讓這些盟國流失了大量貴金屬貨幣。陷入了通貨緊縮的他們幾乎被榨乾了。為了剪更多的羊毛,資本家們自然要大量的投資和建設這些地區的市場,搞起了市場培育。
事實上穿越眾控制的看得見的手只看到了國內,對國外的事情根本不想投入精力去管。一想到龐大的殖民地經濟就頭大的參議院經濟領域相關的委員會頭頭們根本沒有精力去管這些盟國的事情。第一代的盟國權貴子弟留學已經陸陸續續的回國搞起了試點特區或者基礎設施建設。這些拿著帝國各個公私機構貸款和投資款的帶路黨很快就將國家賣的一乾二淨。
除了少數的聰明人在帶路的過程中配合密切深受賞識,抓住機會裝滿了自己的腰包,成為了祖國市場經濟的弄潮兒和第一批新寡頭,其他絕大部分的留學生還是成為了打工仔和買辦。
舊時空19世紀中期英國經濟學家史丹萊.傑溫斯這樣記述到:“大洋洲有我們的牧羊場。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送來它的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茶,而且我們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種植園遍佈東印度群島。
穿越眾建立的這個大帝國遠遠超過了這個水準。李基的學生。著名的經濟學家王百川在報紙上寫到‘北方的遊牧民族被我們的貿易馴服,老老實實的為我們牧羊養牛,東方的高麗和日本也放下了脆弱的自尊成為了帝國的臣民,成為了職業的漁夫和伐木工;南方的群島
《第一日不落帝國》 281章 全球繁榮的根基(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