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七十六章 分稅制的威力 (第1/2頁)

時空寡頭koe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蘇相公,蘇老師,你不是要為生民請命嗎?朝廷沒錢怎麼興建醫院和救濟體系?只要你將這份請議分稅制改革摺子交上去,三司就能在一年內拿到3000萬貫的多餘收入,不論是修扶危濟困的醫院還是救濟所,錢都夠了。”趙守忠對主管戶部的蘇軾誘惑到。

“錢肯定永遠都不會多,朝堂對於最近得到的國債所得款項的分配決議剛剛定下來,我們在元祐5年的收支都增加了快一倍了,這麼多新收上來的錢再花出去,可是一個很大的麻煩啊。地方的債務統計上來的資料很不樂觀啊,稅收總體而言是在減少的,現在三司的稅收基本還是過去的水平,雖然前段時間各地包稅權的撲買多收了千萬貫,但是明年的歲入可能會下降很多,這突然多出來的幾千萬貫國債收入雖然不需要在近幾年歸還,但是那利息也不是一個小數字。

也就是說,未來收入預期是下跌的,支出如果不控制好,就會出現很嚴重的虧空,神宗年間的盈餘就會消耗一空。要是很嚴重的話,內藏庫的錢就要動用了。這可是動搖國本的大事!我可不能隨便做決定,你讓我在考慮幾日。”

趙守忠聽完之後考慮到不能逼太緊,如果適得其反就不好了“一個月的時間應該可以思慮清楚。我先回去在完善一些後面的工作計劃,等到三司調查地方的賬目清楚之後,我再在劉摯劉相公府上交代一些分稅制的好處,想必我們不會遇到什麼阻力。”

趙守忠想清楚了之後就告辭了。

“這次是不是太激進了,幹嘛這麼快在推出國債之後馬上搞分稅制改革?”劉欣對趙守忠問道。

“這不是我的意思!boss說讓大宋中央和地方的對立情緒加深和讓中央產生錢用不完的錯覺可以更快的推進我們的計劃。按照進度,我們會在明年徹底改進大宋帝國的稅收體系,把持整個金融命脈。”趙守忠解釋道。

“蘇軾還是個明白人。量入為出的保守的財政收支思想指導他們的制定政策習慣還是可以避免政府出現破產危機的,我們就是要讓他們見識到未來最先進的財稅政策、貨幣政策、投資政策,顛覆他們的習慣,加快危機形成。只要我們順利的把這種危機掩蓋在盛世和雙高增長的表面下,我們就能在十年之內創造一場古典經濟學史上的最大危機。徹底摧毀大宋帝國政府的信用,攫取最高權力。”陳冠先在新京縣搞完所有公司的高層任免之後馬上回到汴京推進分稅制,為了說服穿越眾和大宋帝國的高官們而忙碌。

“雙高增長很容易實現,只要我們把80%盈餘實現了,高層沒有任何理由會覺得有財政危機或破產的風險。實際上這些盈餘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只要我們發動危機,所有的盈餘都會在危機中消失。高槓杆的中央財政會立馬破產。到時候我們就是掌握所有經濟權力的太上皇了。”李基豪氣十足的說出了計劃的關鍵就是用盈餘來麻痺決策者們。

“中央財政盈餘和地方財政赤字就是分稅制的結果,等到我們發動危機,清算政府債,地方都有錢還債或繼續發行新債換舊債,而中央政府沒錢還,發行的新債賣不出去,馬上就會出現地方財政盈餘和中央財政破產大逆轉。”陳冠先表示讓政府破產很簡單,只要規模夠大,實力夠強,誰都可以讓政府破產。

“為什麼地方債可以以新換舊,中央債不行?”劉蛟問出了一個關鍵。

“因為地方投資的都是有盈利的農工商產業,可以支付利息和各種費用,市場用腳投票,十分認可,所以可以順利以新換舊。中央投資都是沒有多少產出的公共服務領域,無法支付利息,到時候稅收收不上來,只能靠從地方政府的盈餘抽取支付的利息部分,要是地方不給錢,中央就會破產。分稅制僅僅是一個財政破產的催化劑而已,反應能不能終結,還要看危機關頭朝廷的選擇。”陳冠先解釋的很清楚。

“你認為到時候中央動用軍隊強行收稅或賴賬的可能性大嗎?”陳冠先話鋒一轉向軍事專家汪新宇問道。

“很大!歷史告訴我們武力是一切統治階級最後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我們要取得像羅斯柴爾德家族一樣的權利就要擁有一樣的環境。順利取得金融霸權就要非常和平外部環境,不管這種不能賴賬的環境是統治階級自制力導致的,還是國際壓力導致的。所以說我們要做兩手準備,一方面要得到強大的財力去控制金融,一方面要擁有足夠自保的軍事力量。

羅氏的發家得益於歐洲的勢力均衡和內部鬥爭,借力打力的羅氏很容易保住自己的財富,沒有哪家貴族和政府敢直接打擊羅氏的投機行為。無數的商人和負債累累的貴

《第一日不落帝國》 第七十六章 分稅制的威力(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