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五十七章 不如放衛星 (第1/2頁)

時空寡頭koe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天之後,科學首刊在朝野關注中發行了,投稿的欽天監官員和蘇頌等技術型官員都拿到了精美的銅版紙首刊,一看定價就心口咯噔一下。一百元一本的定價讓眾多讀者頓覺昂貴。一本不過五十頁的雜誌竟然要價十石糧食,這相當於三四畝良田一年的產值了。但是一翻開雜誌看過內容之後馬上震驚了,發刊詞裡面的那句‘以有窮之物力,求無涯之至理,吾輩之宏願。為光大科學精神廣開民智,以擴求真志學之輩,實現登天攬月朝夕萬里亦不倦悔。’後面還有‘發現明悟萬物之道得一毫毛之於九牛,便可用之於民生,聚億萬金錢與己身,資志勵志。流民萬川志改良鍊鋼配方售予辰基商行,立得千萬錢。’

無數看過這本鼓勵創新,不惜重金收購專業秘方和技術的廣告之後才明白辰基謀取暴利的要素之一就是壟斷技術。

內部發行的制度和高昂的定價,讓這本雜誌首刊只發行了五千份,另外,早有預見性的穿越眾將其中的一千五百份未來升值空間巨大的文獻鎖進自家的資料庫封存,所以面世的僅僅三千五百份。其中三千分被辰基集團和合作夥伴的高階管理層和大股東瓜分,所以能讓基層技術員和圈子外的人接觸到的只有五百份。

首刊中前五篇文章都是關於日心說和地月系統的文章,中間十篇是觀測資料來源和儀器儀表的工作原理,後十篇是關於解釋相關的數學原理的文章。每一個拿到這本首刊的讀者都在一口氣看完之後鎖進傳家寶級別的寶庫或箱底珍藏。大量的手抄本和部分經典段落開始在圈子裡面傳閱。大宋帝國非辰基人第一次接觸到嚴密的數理邏輯構建的宇宙觀和用資料說話的立言模式。

至於發行期在科學十天之後的社會和發行期在社會十天之後的自然更是掀起了異常巨大的思潮。

社會的前五篇文章是由李基和趙守忠親自撰寫的關於分析北方遊牧民族長期威脅華夏的經濟背景和地理背景。中間十二篇文章則是他們的得意門生收集的資料和例項,大到國策和戰爭記載,小到物價資料波動和布料厚薄程度。透過無比詳實的資料證明遊牧民族長期騷擾漢族的必然性和無法消除根源的困難性。最後七篇則是立足貿易和政治體系,分析建立大華夏共榮圈的可能性。分別從貿易互補性、文化輸出強度、政治制度輸出、意識形態輸出、軍事力量和技術對比、戰略削弱和同化方案、全東亞王道朝貢體系的傳統等方面證明。

這一本出來之後立馬被李基和趙守忠提前拜訪過的諸多宰輔聯合封禁,很多讀者剛剛讀完就被上門的軍差衙役搜走了,很多大戶正在抄寫上面的文章時,衙役就上門搜書。很有**和查造反證據的氣度。合作伙伴們和高官顯貴讀過之後因為沒有及時抄下來,很多內容記不牢,不惜花費重金求購抄本。當然這本足以成為未來五十年外交聖典的雜誌也被穿越眾瓜分了一千五百本。因為所有的書都是透過訂閱的方式送到各家各戶的,市面上零售的一本都沒有,在被封禁和查搜之後存世量只有數本,沒收的全部被燒燬。根據辰基拍賣行的估價,售價原本一百元的社會首刊,拍賣價起碼在五十年後可以達到百萬以上。

至於自然更是引爆了輿論原子彈。第一篇文章是新式作物(土豆、玉米、番薯、穿越眾改良的雜交水稻和高產小麥)全國推廣後的產量和推進農政全書普及的增產後果。後浪篇是孫昌和吳祈撰寫的七大營養素對於壽命的決定性影響和保健體系對國人預期壽命的重要性的文章。

第一篇開頭就說大宋帝國糧食產量可以在五年內增加七八倍,加上新式作物和經濟作物的普及深加工產值,可以讓國家農業產值提高十倍的保守估計讓讀者們都體會到放衛星時代人們的心情和感覺了。第二篇則是利用和望遠鏡一樣威力無窮的顯微鏡來支援的又一個原子彈級別的顛覆性文章。病菌的存在讓人們瞭解了醫學的重要支柱----營養學。身高、體力、耐力、壽命、視力等等都和飲食密切相關。無數讀者在看完第三篇文章之後都意識到自己的壽命完全可以達到120歲時瘋狂了。

保健學成為了一個新興的可以和傳統中醫學搶飯碗的熱門學科。花一文錢在學習和宣傳保健知識上可以免去一百文的醫藥開銷成為了朝野熱議的口號。

慶功會上趙守忠對孫昌的得意門生程聞說道“畝產萬斤很容易,土豆隨便都能實現,但是沒有必要實現,我們在文章中還是留了很大餘地的,下個月朝廷派人來核實我們試驗田的真實產量的時候你把土豆和番薯的產量打個對摺在報上去,開放的參觀基地就選在鞏縣西北郊區的山坡地那片土質還好的普通合作伙伴王家的申請引種番

《第一日不落帝國》 第五十七章 不如放衛星(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