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三十三章 傳媒帝國(上) (第1/2頁)

時空寡頭koe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守忠在李基的支援下組建的辰基集團下屬分公司----辰基傳媒文化集團在元祐三年二季度一口氣秘密收購了四十多家造紙作坊和雕版印刷作坊。經過一年的邊運營邊改造,已經可以生產雪白的影印紙和銅版紙之類的高階紙張,印刷裝置也升級為油墨鉛活字印刷的生產線。不光產能提高數十倍,產值更是提高了數百倍。

每天下訂單的自費出書的作家和批零商人幾乎快要把辰基傳媒文化集團下屬的紙業公司和印刷公司的門檻踏破了。

趙守忠除了每個月三十個課時雷打不動的任務之外,還要兼顧數家公司的日常決策。要不是下屬的總經理和各個部門經理給力,早就累死了。

辰基傳媒文化集團下屬數十家公司中最主要的就屬紙業、印刷業、報業、出版業、文具業和書局等分公司。至於次要的包裝業、工藝品行業、戲院、博物館等產業還在試執行和籌備中。

最受穿越眾重視的就是日進斗金的紙業和賠本賺吆喝的報業。紙業日進斗金的原因很簡單,沒有一家競爭對手可以和它拼成本,為了降低成本,趙守忠整整磨了化工集團周立堅幾天幾夜,才搞到了數十種現代紙業必須的化工藥劑的配額。光透過抽水馬桶的流行增加的衛生紙訂單就讓紙業公司下屬的衛生紙作坊安排生產到五年之後去了。

內部結算消化掉的原料成本後,讓紙業公司的成本只有人工和稅收兩項。毛利率足有400%的財務報表讓穿越眾都在後悔自己穿越前用了太多的紙張,為紙業公司作出了這麼大的貢獻。

至於賠本的報業更是穿越眾唯一容忍虧損的產業,就是為了快速佔領輿論陣地,鋪開攤子就要花錢。在銷量沒有跟上之前,各個州府治所都要建好報業大樓和銷售網點。光買地皮和鋪面就花光了幾乎全年的辰基傳媒文化集團數十家盈利公司的利潤,此外還要從暴利的化工集團調撥數十萬貫的盈餘去填平過於誇張的貸款缺口,將資產負債率降到70%以下。

穿越眾給報業指定在元祐四年唯一的任務,那就是僱傭足夠的讀書人和包打聽之類的原始記者來充實人力資本,為未來的扭虧為盈準備基礎。

很多還在是處於童生階段的貧寒子弟本來沒有希望考取功名,僅僅識得文字,不算文盲。但是出現的這個新興的產業可以容納他們就業,極大地刺激了無數下層知識分子。

以前,沒有功名的讀書人只能透過教信、充當商業掮客、記賬、賣字畫、至多當個師爺什麼的,就業面狹窄的無法想象。這個新興的產業給與這些自命不凡的腦力勞動者提供了一個新選擇。當然也是最好的選擇。

收入又高,只和筆桿子打交道,工作穩定,又很體面,做得好還可以得到股份和升職。最讓應聘者趨之若鶩的原因是報紙內容有可能上達天聽,自然這種和可以上書密奏的高階官員搶飯碗拼人品的渠道才是有遠見的不第秀才們瘋狂的主要原因。

各個州府招聘編輯、記者、排版策劃、廣告設計、美工、印刷工、賣報批發網點代理等職務都出現了數百人爭搶一個職務的空前局面。為了得到某個職務甚至有人不惜重金賄賂主持招聘的辰基員工。

更好的藉口就是古代曾經出現過的採風使,不少老學究認為報紙雖言銅臭,但畢竟起到了集中民意,引導輿論的良好作用。廣泛採集資料和新聞的好處逐漸被人們發現。商人可以打廣告找商機、書生可以發表文章詩詞揚名、道德大儒可以開設連載講壇、很多中介機構都在報紙上掛號以求增加客戶。大宋帝國出現了不少靠報紙吃飯的人,辰基集團各地的情報工作和網點經營再次上了一個臺階。

在一開始實施低價戰略幾乎就堵死了一切想山寨的企圖。沒有可以和辰基集團比拼財力,就算是用廁紙印刷的最劣等花邊小報也不可能只賣1文錢。

沒有辰基集團規模化生產的技術,土法生產的草紙和水墨印刷出來的不可能和辰基下屬的各個報紙打價格戰。印多少絕對是虧多少,這種技術壟斷給辰基集團帶來的優勢也不是第一次了。所有印書的作坊在鉛活字印刷和現代廉價木漿造紙技術的面前都是渣渣,在價格戰上沒有任何優勢,只有撲街一條路可以走。

宋代的雕版印刷業比唐代更為發達,而且,活字印刷術發明後,書籍印刷更容易了,這讓盜版有了更多的利潤空間,盜版之風開始颳起,作者和出版商卻無處維權。

在這樣的背景下,禁止盜版、保護版權的立法終於出現了。宋朝幾乎每一個皇帝,都頒佈過“禁止擅鐫”的詔令,也就是禁止擅自翻印書籍。如北宋時候,為保護《九經

《第一日不落帝國》 第三十三章 傳媒帝國(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