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部分 (第1/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索 引 …………………………………………………………………………………… 191

目 錄(4)

後 記 …………………………………………………………………………………… 198

數百年前日本民間文化人的(1)

侵華迷夢

日本人覬覦中國,由來已久。16世紀大將軍豐臣秀吉發動侵朝戰爭,揚言其目的是“直搗大明國”。在民間文人中,最早透過文藝的形式表達侵華意念的是17世紀日本著名戲劇家近松門左衛門,他在《國姓爺合戰》中讓日本人佔領了南京。而最早系統全面地提出侵華方案的,是19世紀初的布衣學者佐藤信淵。他在《宇內混同秘策》中主張以神道教來“宇內混同”(統一世界),設計出了一個周密的入侵和佔領中國的“秘策”,提出日本要先攻取滿洲,然後“經略”整個中國。他甚至連日本各地方政府的作戰分工和出兵順序都設計好了。隨後,被後人稱為幕末維新志士的吉田松陰則又提出了“墾蝦夷,收琉球,取朝鮮,拉滿洲,壓###,臨印度”的狂妄設想。

一、1715年一部侵華戲劇的上演及其轟動

日本覬覦中國領土由來已久。距今四百多年前,日本幕府“大將軍”豐臣秀吉就曾提出了較明確、系統的進攻中國的計劃。1577年10月,當時還只是普通武士的豐臣秀吉就對大將軍織田信長說:“君欲賞臣功,願以朝鮮為請。臣乃用朝鮮之兵,以入於明,庶幾倚君靈威,席捲明國,合三國為一,是臣之宿志也。”1578年,豐臣秀吉奉織田信長之命率師征伐播磨國時說:“圖朝鮮,窺中華,此乃臣之宿志。”在掌握了第一章�數百年前日本民間文化人的侵華迷夢日本國家大權之後,豐臣秀吉將侵華計劃付諸實施。1585年,他在日本大阪接見日本耶穌會副管區長柯艾留時稱:“如今已統一全日本,地位晉升,領國在握,財富充裕,已無他求。唯望自己之名聲與權勢留播後世。待日本諸事穩定後,將讓日本於兄弟,自己為征服朝鮮和中華,決議渡海。”1585年9月3日,豐臣秀吉在一份文書中寫道:“日本國之事自不待言,尚欲號令唐國。”1587年,他在給愛妾淺野氏的信中說:“在我有生之年,誓將唐(明)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1590年,豐臣秀吉在京都接見朝鮮使節,並要該使節轉交他致朝鮮國王的一封信,其中宣稱他要“長驅直入大明國,易吾朝之風俗於四百餘州,施帝都政化於億萬斯年”。1592年3月,作為征服中國的第一步,豐臣秀吉發動了侵朝戰爭。1592年,豐臣公然叫嚷這場戰爭的目的是“直搗大明國”,然後還要“佔領天竺(印度)”。當時中國明朝出兵抗日援朝,經過中朝軍隊長達八年的抗戰,終於將日本侵略者趕出朝鮮,使豐臣秀吉的“奉天皇定都北京”的狂妄計劃遭到失敗,而大明帝國也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的消耗和犧牲。

豐臣秀吉的可恥失敗,使得日本當權者在此後的近三百年中,除小股“倭寇”時常騷擾我東南沿海外,不敢貿然大舉犯華。但這並不意味著日本放棄了侵略中國的野心。恰恰相反,在此後的三百年中,日本不少在野民間人士,自發性地透過種種方式,對日本侵華的必要性、可能性、可行性,進行種種試探和研究。有的透過文藝的形式表達和宣洩民眾的侵華意念與幻想,有的則透過學術的方式為侵華出謀劃策,提出了系統的侵華理論和方略,並以此對在朝當權者和日本民眾施加影響。

其中,最早透過文藝的形式表達侵華意念的是17世紀日本著名戲劇家近松門左衛門。

近松門左衛門(1653~1724)原為武士,後致力於戲劇創作,成為日本文學史上著名的戲劇家。他一生中創作了“淨琉璃”(一種木偶戲)和“歌舞伎”劇本一百多部,被文學史家稱為“日本的莎士比亞”。在他的劇本中,有一部1715年出籠的以中國為舞臺背景的戲,名為《國姓爺合戰》,是一部大型的歷史劇。

所謂“國姓爺”指的是明代的鄭成功。鄭成功後受南明唐王隆武帝賜明代“國姓”朱,改名成功。《國姓爺合戰》就是以鄭成功抗清復明、攻打南京城為背景寫成的歷史劇。然而,該劇本卻嚴重歪曲歷史事實,其中最嚴重的是對鄭成功形象的歪曲和改造。據史料記載,鄭成功,原名鄭森,字明儼,父親鄭芝龍曾赴日經商(做鞋子買賣),1624年與日本女子田川翁子生下鄭成功。鄭成功七歲時離開母親回到中國,在福建安海讀書,十五歲時考中秀才,二十一歲時隨父親鄭芝龍到南京,進入國

《日本對中國的文化侵略 叢書》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