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6部分 (第1/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生一場爭論,一派主張把日本國內的教育移植到殖民地,強行實行同化,用日本文化完全取代中國的漢文化。這種言行激起了中國人民的不滿和反抗,也受到其他帝國主義的猜疑和非難。另一派為緩和矛盾,也為了便於中國人接受,主張採取慎重、穩妥的策略,主張“適地主義”或“鄉土化”教育。因此,1921年滿鐵附屬地在“原則上不改變對中國人教育方針”的前提下,對公學堂、普通學堂規則做了一次所謂“著意按照中國的教育制度”的修訂。這看起來似乎是一次政策調整,其實,殖民教育的實質絲毫沒變,用當時日本人的話說,這不過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采取的權宜策略”,因此帶有虛偽性和欺騙性。這次所謂“鄉土化”的調整內容包括:把“教授日語”一詞刪掉,其實在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中,日語教學仍然佔有高於其他科目的地位,而且仍然對學習日語、運用日語採取獎勵的政策。同時,雖然也允許中國人設立少數小學或工人夜校,但是,在數量上極受限制,而且必須經殖民當局批准,必須按照殖民當局制定的教育方針和辦學宗旨辦學,稍有違犯,便予以取締。1925年,滿鐵理事松岡洋右針對一些日本人要求停辦公學堂的議論說:不要有“雞孵鶩卵”的思想,“要具有建立‘東北亞洲帝國大廈’的崇高理想”。這表明,滿鐵附屬地的教育,“移植”也好,“適地”也好,“鄉土化”也好,不管怎樣調整,只不過是速度快慢、手段隱顯的策略變化,而其為侵略東北、建立東北的殖民帝國服務,卻是始終如一、不可改變的。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滿鐵附屬地對中國人的“教育”是建立在愚民政策上的奴化教育。其目的是想把中國人培養成愚昧無知、馴順的奴隸,因此對中國人的“教育”遠遠不如對日本人教育的熱心,而且明顯採取了差別、歧視和愚民的教育政策。從學校設定看,滿鐵附屬地有20萬日本人,建立初等小學39所,普通中學10所,職業中學3所,大學1所,還配有其他學校,如青年學校、補習學校等。日本人的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而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擁有28�8萬的中國人,卻只有10所初等小學,1所普通中學,5所規模很小的職業學校。這些職業學校又分別在1928年到1932年間先後停辦,致使中國人學齡兒童的入學率僅有34%。

教育侵略日本對華教育侵略(9)

滿洲醫科大學在日本修學旅行

“九·一八”事變後,滿鐵附屬地的教育忠實實行偽滿的教育政策,“培養獻身王道樂土建設的人才”。公學校的教育方針是“遵循滿洲國的建國精神,培養善良的滿洲國人,並施之以做一個國際人的教育”。1938年1月,滿鐵附屬地的中國人學校被納入偽滿的殖民奴化教育體系之中。

對租借地、侵佔地青島的教育侵略

1914年,日本帝國主義藉口對德國宣戰,出兵佔據了德國於1897年割佔的“租借地”青島、膠濟鐵路沿線地域及礦山,對青島實施殖民統治長達8年之久,直至1922年12月才在勒索了中國政府一大筆“贖金”後將青島和在山東的特權歸還中國。但日本對青島的侵略並未間斷。1922~1938年,日本軍隊、特務機關和浪人仍在青島橫行霸道,這一時期在青島的日本人不少都在1938年以後在偽政權中擔任重要職務並從事奴化教育。日本第二次侵佔青島後,把青島作為全面侵華的主要轉運站、掠奪中國資源和勞工的輸出港,稱其為“中、日、滿三國之鎖鑰之地”、“華北之門戶”。青島市檔案館館藏檔案臨字23全宗、臨字18全宗。日本侵略者在對青島地區長達30年的殖民統治中,操縱控制傀儡政權、組織、社會團體和學校,建立起一套奴化教育體系,灌輸親日思想,強迫學習日本語言,泯滅青少年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

建立學校傳播日本文化

日本佔領青島後,即讓日本移民大量湧入。1916年4月,第一批日本小學在李村和青島開學。1917年4月,又成立了日本女子中學和男子中學。此外,日本還在青島及膠濟鐵路沿線設立了11所日本小學、4所中文學校,1所商業學校和1所幼兒園。到1921年,各類日本學校在校生達到4442人。上述學校,主要為解決日本殖民者的子女教育問題,教育方針、教學內容和方法,基本上按日本國內的規定進行。日本殖民當局為培養這批學生具有殖民主義統治的才能,把軍事訓練、武士道精神、漢語列為主要課程。同時讓戰前德國為中國開辦的學校相繼復課,校名一律改為“公學堂”。當時青島地區公學堂共有3

《日本對中國的文化侵略 叢書》 第1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