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頁)
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四十歲以後,五臟、六腑、十二經脈都已經成熟,而且平定下來,這時候人的肌膚紋理開始變得粗糙,膚色不再鮮亮逼人,個別黑髮開始變白,遇事不急不躁,行為上喜歡坐,像你二叔;
五十歲以後,人的肝臟開始走下坡路,影響到膽汁的生髮,眼睛出現昏花、模糊現象,像我;
六十歲,心臟功能開始衰弱,變得多愁善感,血氣空虛,沒事的時候喜歡躺著,像鄰居的大伯;
七十歲,脾臟變得虛弱,面板多皺而且乾枯;
八十歲,肺臟功能下降,辦事、反應變得遲鈍,語言多有失誤;
九十歲,腎臟功能已經下降衰落,其它四髒經脈越發空虛;
上百歲以後,五臟皆虛,神氣不在,形骸獨居,等著壽終正寢時刻的到來。(以上文字依據《黃帝內經·天年第五十四 》)
中醫把握住了生命現象的精髓所在,所以才有:“上工治神,下工治形”的說法,有很多人指責中醫對於人的重要思維器官“大腦”視而不見,其實是大大地不理解中醫的緣故,中醫不僅重視大腦的存在,而且十分重視大腦的功能作用,只是透過深入觀察和剖析,把大腦的眾多功能分配給了不同的臟器管而已,有很多學醫不精的人不懂還瞎說,致使中醫理論給人留下牽強附會的印象,實在令中醫蒙羞。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十一章 人可以不生病
第十一章 人可以不生病
弟子:我有一個願望向您求證?
先生:說出來聽一聽;
弟子:我想知道:人能不能夠不生病?人到底能活多久?人又是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我看了一些書,他們的答案在我心裡無法接受;
先生:這哪是一個問題,分明是生活和哲學裡的兩大難題,人從那裡來?又往何處去?我在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也常常像你一樣提出這些看似稚嫩的問題,但令許多專家無法回答。
人類之所以生生不息地繁衍至今,得益與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精妙無比、謎一樣的人體。在顯微鏡下看人體,人的整個身體都是鬆散的、是由小分子構成的,就象是沙子一樣,顆粒狀的、運動的,整個身體都在蠕動著、運動著,電子圍繞著原子核在運動著,整個身體表面並不光滑,也不規則。
一個細胞生病了,人體不會感覺怎樣,一部分細胞生病了,人體就會感覺不舒服,所有的細胞都生病了,離人體生命的終結也就不遠了,但你始終不知道你從那裡來?又往何處去?的確,無論人的生還是人的死,都存在許許多多的神秘之處。
細胞,對於人體來說是“你的微觀存在形式”;人體,對於細胞來說是“你的宏觀存在形式”,也就是說細胞和你存在著相對應的關係。你說,怎麼可能?細胞那個樣子,人體這個樣子?這就是整體和區域性的關係。
打個比方,你看氣體是什麼樣子?在天上是雲彩,在地下是河流;把它放在方的容器裡是方的,把它放在圓的容器裡是圓的,遇冷會凝結成變成水珠;你看冰是什麼樣子?加熱它就化成水,再加熱它就化成氣;你再看水是什麼樣子?遇熱升騰成氣,遇冷凍結成冰,它們之間都是多麼的不同,可它們終究都是一種東西—水,都由H2O組成!
同樣地,這種對應關係也適用於植物界,你看種子是什麼樣子?把它們埋在地裡,春天生長開花,夏天成長,秋天結果收穫,冬天又變成種子,不同的種子生長出不同的樣子,差異不小吧。
用中醫理論準確地回答你:人可以做到一生都不生疾病,人也能夠做到長生久視;人吶,由天地陰、陽二氣交合而來,人又因陰、陽相隔而形神分離;陰陽決定著人的生死彌留、生殺大權!這些,在2500年以前中醫的始祖就找到答案了!
弟子:從哪裡得到證據?陰陽又為何物?
先生:這些,在中醫的經典裡都有,你看了那麼多書怎麼一點都不知道?!
弟子:我看書的重點不在這裡,我受西化的影響,認為傳統的東西都不科學,從心理上產生鄙視,不值得一提;
先生:也難怪,現代的許多人與古代的先賢產生了距離! 不過學習經典一定要有正確的方法:相信她才能擁有她,否則有可能會因為理解力的不同走向她的反面,但不管你本人相信還是不相信,它自身經典的性質誰也無法改變!要像開發寶藏一樣去學習經典,那裡面充滿了古人的智慧和生命的奧秘,這是我學習經典的不傳之秘。
弟子:我想知道上面問題的答案;
《師傳醫話系列(一):中醫觀念治大病》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