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頁)
溫暖寒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盼頤牽�
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收伏白龍馬後,馬上要過河澗。這時,水神變成個漁翁來接他們。唐僧急忙從懷裡掏出大唐的幾文錢,對他表示感謝。你瞧孫行者怎麼說:“他是這裡的水神,不來接我老孫,老孫還要打他呢!如今免打就已經不錯了,還敢要錢?”呵呵,類似的事情是否也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呢?
還有更要命的呢!師徒過了河澗,很快就走到了“里社祠”,一個老者出來迎接。剛收的白龍馬,沒有韁繩和鞍轡,不好打理。這時,行者看到老者家門口有一條繩子,他連個招呼也不打,就扯下來拴馬。(如果換作是你,你會怎麼看待行者的行為?我們是否也做過類似的事情?當我們需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只要我們需要,也不管人家是否同意或者符合行為規範或法律,拿來再說。)孫行者的行為立即引起了老人家的反感,老者開玩笑說:“那馬一定是偷來的,要不怎麼連拴馬的繩子都沒有?”唐僧哭笑不得,又解釋了半天。最後,老者才答應送他們鞍轡、鞭子。
送鞍轡和繩子的老者,原來是落伽山的山神,是受了觀音菩薩之託,特意送東西來的。唐僧知道後,他的第一反應是:滾下馬來,朝天磕頭,不計其數。你知道那猴子孫行者在做什麼嗎?他在一邊喜滋滋地偷著樂,笑唐僧迂腐。唐僧語重心長地說:“徒弟啊,我都要磕那麼多的頭,你卻連拜也不拜,還在一邊笑,為什麼呀?”你說那孫行者怎麼回答的?“像他這樣藏頭露尾的,本該打他一頓,看在菩薩面子上,饒他就不錯了,還要我老孫給他拜!就是見了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我也只是唱個諾(打個招呼)。”
我們有時候也生活在這樣的迷局裡,經常在“應該”和“以德報怨”間徘徊!得到則已,得不到則生怒生怨,卻很少關注真正的感恩。我們迷惘、壓抑得甚至都來不及感恩周圍真實存在的一切,感恩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更無法清晰地體會到一顆感恩的心的溫暖和感動! 。 想看書來
第二章 西遊成功學思想精要(16)
生活就是這樣,不會因為你有多大的本事、多麼聰明而光輝,而是因為你知道如何感恩,才能獲得源源不絕的能量和動力!
(七)自我心與同理心
行者“欺”八戒
人們往往從自己的出發點考慮問題,很少感同身受地關心對方的想法和感受,於是,誤解、偏差、不和諧就自然產生了。請看看下文:
正走處,不覺天晚。三藏道:“徒弟,如今天色又晚,卻往哪裡安歇?”行者道:“師父說話差了,出家人餐風宿露,臥雪眠霜,隨處是家。又問哪裡安歇,何也?”豬八戒道:“哥啊,你只知道走路輕省,哪裡管別人累贅?自過了流沙河,這一向爬山過嶺,身體挑著重擔,老大難捱也!須是尋個人家,一則化些茶飯,二則養養精神,才是個道理。”行者道:“呆子,你這般言語,似有抱怨之心。還像在高老莊,倚懶不求福的自在,恐不能也。既是秉正沙門,須是要吃辛受苦,才做得徒弟哩。”八戒道:“哥哥,你看這擔行李多重?”行者道:“兄弟,自從有了你和沙僧,我又不曾挑著,哪知多重?”八戒道:“哥啊,你看看數兒麼:
四片黃藤篾,長短八條繩,又要防陰雨,氈包三四層。扁擔還愁滑,兩頭釘上釘。銅鑲鐵打九環杖,篾絲藤纏大斗篷。似這般行李,難為老豬一個逐日家擔著走,偏你跟師父做徒弟,拿我做長工!”行者笑道:“呆子,你和誰說呢?”八戒道:“哥哥,與你說哩。”行者道:“錯和我說了。老孫只管師父好歹,你與沙僧,專管行李、馬匹。但若怠慢了些,孤拐上先是一頓粗棍!” 八戒道:“哥啊,不要說打,打就是以力欺人。我曉得你的尊性高傲,你是定不肯挑;但師父騎的馬,那般高大肥盛,只馱著老和尚一個,教他帶幾件兒,也是兄弟之情。”……
行者哪裡有站在唐僧、八戒的立場上考慮呢?仔細想想,其實唐僧也夠不容易的,他是一個凡人啊,哪裡能像猴子一樣經受折騰?八戒也是夠辛苦的,挑著那麼重的擔子,又跋山涉水地走那麼遠的路,他只是想找個人家吃點飯,休養休養精神再走,這樣的要求不過分啊!可他卻被行者理解為是在抱怨,還被責怪了一通。行者不僅責怪了八戒,連師父也一起“教育”了:“出家人哪裡不是家,還問什麼去哪裡安歇?”行者啊行者,你是金剛之身,又不拿行李,當然好啊,你有沒有想想別人是如何的呢?孫行者還蠻不講理地聲稱自己只管保護師父,不管行李、馬匹,那都是豬八戒、沙僧的事情。他還叫囂著說:“如果你(豬八戒)做得不
《西遊成功學》 第1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